搜索
首页 《又和十二月十一日雪》 春圃暗惊花萼早,客舟偏觉漕渠深。

春圃暗惊花萼早,客舟偏觉漕渠深。

意思:春园暗惊花萼早,客船特别觉得漕渠深。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又和十二月十一日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腊前寒雨已为霖,一夕皑皑变暝阴》,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欢乐,以及表达对时局的乐观态度。 首联“腊前寒雨已为霖,一夕皑皑变暝阴”描绘了冬季的寒雨转变为春季的霖雨,一夜之间,大地变得昏暗阴沉的景象,给人一种春天的气息。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寒雨比喻为霖雨,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到来。 颔联“春圃暗惊花萼早,客舟偏觉漕渠深”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日的田野在不知不觉中惊醒了花萼的绽放,而客船则感受到了漕渠的加深。这里通过视觉和感觉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对春天的期待。 颈联“都无车马尘过眼,唯有尊罍酒惬心”表达了人们摆脱了冬季的沉闷,享受春天的欢乐。这里没有车马的尘土飞扬,只有酒杯中的美酒令人心满意足。这一联通过描绘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欢乐。 尾联“共喜时和成美岁,预知氛祲不能侵”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乐观态度。他预见到邪恶之气不能侵扰这个美好的时代,人们应该共同庆祝这个和谐的时代,迎来美好的一年。这一联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欢乐,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腊前寒雨已为霖,一夕皑皑变暝阴。
春圃暗惊花萼早,客舟偏觉漕渠深。
都无车马尘过眼,唯有尊罍酒惬心。
共喜时和成美岁,预知氛祲不能侵。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漕渠

    读音:cáo qú

    繁体字:漕渠

    意思: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于漕运的河道。
      ▶《史记•河渠书》:“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
      ▶《文选•鲍照<芜城赋>》:“柂以漕渠,轴以昆岗。”

  • 花萼

    解释

    花萼 huā’è

    [calyx] 花叶的外层,构成花的外部,并由分离或连合的萼片组成,通常绿色和叶状,但常像花冠一样有颜色的

    引用解释

    亦作“ 花蕚 ”。 1.花的组成部分之一,

  • 春圃

    读音:chūn pǔ

    繁体字:春圃

    意思:春日的园圃。
      ▶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于春圃,丰朱草于中唐。”
      ▶晋·孙绰《至人高士传赞•竺道壹》:“譬若春圃,载芬载敷。条柯猗蔚,枝榦扶疏。”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