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钓鱼台》 古有恒真人,事岂欺我哉。

古有恒真人,事岂欺我哉。

意思:古有“真人”,事情怎么会欺骗我呢。

出自作者[宋]陈允升的《钓鱼台》

全文赏析

《钓鱼台》是宋代诗人陈允升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钓鱼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句“绿树荫浓夏日长”,以绿树为背景,展现了夏日的炎热和阳光的强烈。绿树的荫凉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避暑的好去处,也为钓鱼创造了一个宜人的环境。这里的“浓”字形象地表现了绿树的茂密程度,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浓郁的树荫之下。 第二句“黄鹂声里水波光”,黄鹂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其歌声悦耳动听。诗人将黄鹂的歌声与水波的光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声里”二字,既表现了黄鹂歌声的悠扬,也暗示了诗人在钓鱼时听到了黄鹂的歌声,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句“白鹭飞来立钓矶”,白鹭是一种优雅的水鸟,常在水中觅食。诗人将白鹭飞来的情景与钓鱼的场景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的“立钓矶”三字,既表现了白鹭站立的姿态,也暗示了诗人正在钓鱼。 最后一句“忽闻渔父唱歌声”,渔父是指以捕鱼为生的人。诗人在这里突然听到渔父的歌声,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这里的“忽闻”二字,既表现了渔父歌声的突然出现,也暗示了诗人在钓鱼时的惊喜。 整首诗以钓鱼为主题,通过对绿树、黄鹂、白鹭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钓鱼场景。同时,诗中还融入了渔父的歌声,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传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罗浮山崒嵂,安有钓鱼台。
台居观东隅,此名从何来。
昔时爨下童。
辛勤水与柴。
岁久功行完,豹变山阴霾。
一朝采幽涧,恍然江海涯。
篙师舣舟在,相与语诙谐。
爨童有行计,篙师相与偕。
得鱼馈主翁,辞去挽不回。
傍者蹑其踪,扁舟往岩崖。
始信武陵源,有路通尘埃。
回视所遗鱼,化作沟中材。
古有恒真人,事岂欺我哉。
太公渭水滨,白头佐。
子陵七里滩,清风永可怀。
爨人去几秋,鱼台尚崔嵬。
此名照青史,此石封苍苔。

关键词解释

  • 有恒

    读音:yǒu héng

    繁体字:有恆

    英语:persevering

    意思:谓坚持一定的操守、品行。
      ▶《论语•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朱熹集注:“

  • 真人

    读音:zhēn rén

    繁体字:真人

    英语:pure man

    意思:
     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成仙”之人。
      ▶《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

  • 人事

    读音:rén shì

    繁体字:人事

    英语:personnel

    意思:
     1.人之所为;人力所能及的事。
      ▶《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