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

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

意思:等我明年去,跟着浮而渤。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描绘了诗人回到天竺寺,心中仍然怀念着东越的景象。诗人通过“还闻”一词,表达了他对天竺寺的熟悉和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东越的思念之情。接着,“梦想怀东越”表达了诗人对东越的深深思念,这种思念之情通过“梦想”一词,显得更加深沉和悠远。 “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海树上的霜和桂子在秋月下飘落,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凄美而清新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送别友人,但友人的离去已经使美好的时光消逝。这种情感通过“已属流芳歇”表达出来,显得深沉而感人。 “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愿望。诗人期待着明年的行程,希望能够和友人一起游历大海。这种情感通过“相随浮溟渤”表达出来,显得豪迈而充满激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
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
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相随

    读音:xiāng suí

    繁体字:相隨

    英语:accompany

    意思:(相随,相随)

     1.亦作“相隋”。谓互相依存。
      ▶《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 来岁

    读音:lái suì

    繁体字:來歲

    英语:the coming year; next year

    意思:(来岁,来岁)
    来年。
      ▶《周礼•春官•肆师》:“社之日,莅卜来岁之稼。”

  • 溟渤

    读音:míng bó

    繁体字:溟渤

    意思:溟海和渤海。多泛指大海。
      ▶南朝·宋·鲍照《代君子有所思》诗:“筑山拟蓬·壶,穿池类溟·渤。”
      ▶唐·李涉《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诗:“后辈无劳续出头,坳塘不合窥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