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毛女》 曾折松枝为宝栉,又编栗叶作罗襦。

曾折松枝为宝栉,又编栗叶作罗襦。

意思:曾折松枝为宝梳头,又编栗叶作罗襦。

出自作者[宋]陈抟的《咏毛女》

全文创作背景

陈抟的《咏毛女》创作背景与毛女峰相关。毛女峰在今河南济源市王屋山。相传毛女是上古时代人物,修炼得道,遇大火劫时,掩面遁入岩下,毛发皆焦,身化为石,但心不化,遇仙气而活,后逢王母开桃花会,便被邀列席,位列仙班。陈抟这首诗就是根据这个传说创作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折松枝为宝栉,又编栗叶作罗襦。
有时问著秦宫事,笑撚仙花望太虚。

关键词解释

  • 曾折

    读音:zēng shé

    繁体字:曾折

    意思:屈曲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扶与猗靡”裴骃集解引晋·郭璞曰:“《淮南》所谓‘曾折摩地,扶与猗委’也。”

    解释:1.屈曲貌。

  • 罗襦

    读音:luó rú

    繁体字:羅襦

    意思:(罗襦,罗襦)

     1.绸制短衣。
      ▶《史记•滑稽列传》:“罗襦襟解,微闻芗泽。”
      ▶唐·温庭筠《菩萨蛮》词:“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