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陈守喜雨诗》 顿苏赤地千里旱,特出黄堂一念间。

顿苏赤地千里旱,特出黄堂一念间。

意思:在苏赤地千里干旱,特别在黄堂一念之间。

出自作者[宋]陈元晋的《和陈守喜雨诗》

全文赏析

《和陈守喜雨诗》是宋代诗人陈元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喜雨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和对民生的关注。 首联“旱魃何年始得平,今朝一雨洗炎蒸。”描绘了旱魃肆虐的情景,以及雨水带来的清凉。这里的“旱魃”是指传说中的一种引发旱灾的恶鬼,用以象征严重的旱情。而“炎蒸”则形象地描绘了炎热的天气。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雨水对于缓解旱情的重要性。 颔联“田家粒粒皆辛苦,一雨千畦绿未深。”表达了农民在干旱时期辛勤劳作的情景,以及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这里的“粒粒皆辛苦”意味着农民们为了生计而付出的艰辛努力,而“一雨千畦绿未深”则暗示着雨水虽然带来了生机,但农作物的生长还需要更多的水分。 颈联“官仓斗米从今贵,野老糠籺自古贫。”揭示了雨水对于粮食价格的影响,以及贫富差距的现实。这里的“官仓斗米从今贵”意味着雨水使得粮食产量减少,从而导致粮价上涨;而“野老糠籺自古贫”则反映了贫苦百姓在粮食短缺时生活的艰难。 尾联“但愿天公多着力,早施霖雨润寰区。”表达了诗人对天公(指上天)的期望,希望他能多降雨水,滋润大地,造福人民。这里的“寰区”泛指整个国家,意味着诗人关心的是整个社会的福祉。 整首诗以喜雨为题材,通过对旱情、农民劳作、粮食价格和贫富差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和对民生的关注。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更加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垤鹳无声口舌乾,谁驱雷雨遍千山。
顿苏赤地千里旱,特出黄堂一念间。
泽物功深无德色,丰年愿遂有欢颜。
为霖祗恐思贤佐,千骑东随凤诏还。

关键词解释

  • 赤地千里

    解释

    赤地千里 chìdì-qiānlǐ

    [a thousand li of barren land] 大旱之年,庄稼、野草尽皆干枯而死,大地满目荒凉

    引用解释

    形容灾荒严重或战乱频

  • 赤地

    读音:chì dì

    繁体字:赤地

    英语:barren land

    意思:
     1.空无所有的地面。指遭受严重旱灾、虫灾后庄稼颗粒无收的景象。
      ▶《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 特出

    读音:tè chū

    繁体字:特出

    英语:outstanding; prominent

    意思:格外突出;特别出众。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邈希世而特出,羌瑰谲而鸿纷。”
      ▶北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