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县斋书事》 拟把一竿沧海去,飘然清世一虚舟。

拟把一竿沧海去,飘然清世一虚舟。

意思:拟把一竿大海去,飘飘然清代一空船。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县斋书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逍遥自在、超脱世俗心境的诗。首句“身名于我两悠悠”,表达了诗人对身外之名和身体的放松态度,即不追求功名利禄,也不为身体所困。次句“形影相忘懒憎酬”进一步描述了诗人超脱物外,忘却自我,不愿为世俗繁琐所扰的心境。 第三句“拟把一竿沧海去”,运用了象征手法,以“一竿沧海”寓意深入江湖,远离世俗纷扰,表达了诗人追求清静、自在生活的愿望。最后一句“飘然清世一虚舟”,则以“飘然”形容逍遥自在的状态,“清世”寓意清净的世界,“一虚舟”则象征无牵无挂,随遇而安的心境。 整首诗意境超脱,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身名于我两悠悠,形影相忘懒憎酬。
拟把一竿沧海去,飘然清世一虚舟。
作者介绍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飘然

    读音:piāo rán

    繁体字:飄然

    英语:floating in the air

    意思:(飘然,飘然)

     1.轻捷貌。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往若飘然,去

  • 沧海

    读音:cāng hǎi

    繁体字:滄海

    短语:海域 浅海 深海

    英语:the sea

    意思:(沧海,沧海)

     1.大海。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 一竿

    读音:yī gān

    繁体字:一竿

    意思:宋时京师买妾,每五千钱名为“一竿”。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一:“京师买妾,每五千钱名一竿。美者售钱三五十箇。近岁贵人务以声色为得意,妾价腾贵至五千缗,不复论箇数。”

  • 虚舟

    读音:xū zhōu

    繁体字:虛舟

    意思:(虚舟,虚舟)

     1.无人驾御的船只。语本《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宋·司马光《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诗:“虚舟非有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