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上虞丞》 云壑窥仙籍,风谣验地图。

云壑窥仙籍,风谣验地图。

意思:云壑看仙籍,传闻证据地图。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送上虞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越郡美丽山水和官场生涯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越郡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初入官场的期待和感慨。 首句“越郡佳山水,菁江接上虞。”诗人以赞美般的语气描绘了越郡的美景。越郡,即现在的浙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地方。菁江,可能是指越郡内的一条美丽河流,与上虞相接。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两句中,“计程”暗示了越郡的广袤和旅途的遥远,但诗人却以“航一苇”来形容,表现出他的从容和淡定。而“试吏”则表明诗人初入官场,以“佐双凫”来形象地描述他作为一名小吏的新角色,充满了新鲜感和挑战性。 “云壑窥仙籍,风谣验地图。”这两句描绘了越郡山水的神秘和丰富,既有云雾缭绕的山壑,又有风谣声声的乡野。其中,“窥仙籍”暗示了越郡有仙人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验地图”则表明诗人正在根据地图探索越郡的美丽,体现了他的敬业和热情。 最后,“因寻黄绢字,为我吊曹盱。”两句中,“因寻”暗示了诗人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追求。“黄绢字”可能指的是重要的文献或典籍,而“吊曹盱”则可能是指对同僚或朋友的怀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学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他作为一名官员的责任和担当。 整首诗以轻松愉快的语气描绘了越郡的美景和初入官场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越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他的敬业、热情、责任和担当,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越郡佳山水,菁江接上虞。
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
云壑窥仙籍,风谣验地图。
因寻黄绢字,为我吊曹盱。
作者介绍 谢惠连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风谣

    读音:拼音:fēng yáo

    风谣的解释

    古代指民谣或风俗歌谣。

    词语分解

    • 风的解释 风 (風) ē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
  • 地图

    读音:dì tú

    繁体字:地圖

    短语:地形图

    英语:map

    意思:(地图,地图)

     1.指地理位置、形势。
      ▶《管子•七法》:“故兵也者,审于地图,

  • 云壑

    读音:yún hè

    繁体字:雲壑

    意思:(云壑,云壑)
    云气遮覆的山谷。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唐·于鹄《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乃知轩冕徒,宁比云壑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