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何庸绝琴宁有,声未曾销尘本无。
意思:弦琴还有哪儿了,声音不曾消除灰尘根本没有。
出自作者[宋]罗与之的《默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调鞍马”与“忘得丧”,通过描绘静坐空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得失的超脱态度,以及对花草荣枯的感悟。
首句“厌调鞍马佩金壶”描绘了诗人对繁琐的世俗生活的厌倦,调鞍马、佩金壶,这些动作和物品都象征着繁忙和奢华的生活。而“默坐空窗气晏如”则描绘了诗人静坐空窗,气息平静如水的情景,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淡泊和超脱。
接下来的诗句“已觉胸襟忘得丧”和“那知花草就荣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超脱态度。他似乎已经忘记了生活中的得失,不再为名利所动,同时对花草的荣枯也表现出了淡然的态度。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此语倘教游子听”表达了诗人对游子们的劝诫,“一何愚”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嘲,他似乎在反思自己的超脱态度是否过于天真和幼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静坐空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得失的超脱态度,以及对花草荣枯的感悟。诗人的态度虽然有些理想化,但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反思。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