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安立春日》 太液池中波早绿,昭阳殿里柳先黄。

太液池中波早绿,昭阳殿里柳先黄。

意思:太液池中波早绿,昭阳殿里柳先黄。

出自作者[明]王稚登的《长安立春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城上高楼五凤凰,春云春日转年芳。镂金作胜家家帖,剪彩为花树树妆》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高楼、凤凰、春云、春日、花树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首句“城上高楼五凤凰”,诗人以高楼为背景,描绘出五只凤凰飞翔的场景,给人以高贵、华丽之感。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鸟,象征着祥瑞、繁荣和美好。此句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 “春云春日转年芳”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云彩和太阳都是春天的象征,而“转年芳”则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时间的流转。 “镂金作胜家家帖”和“剪彩为花树树妆”两句,则通过描述人们用金箔镂空制成胜(一种首饰)并贴在墙上,以及剪取彩纸做成花朵装饰在树上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人们欢庆春天的景象。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太液池中波早绿,昭阳殿里柳先黄”却画风一转,描绘了宫廷中的景象。太液池和昭阳殿都是古代皇家园林和宫殿的名称,诗人通过描绘池中早春的绿色和宫殿前柳树的黄色,暗示了皇家的富贵和春天的美好。 最后两句“陇梅消息无人寄,断尽江南思妇肠”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陇地梅花盛开为背景,想象着那里的人们正在为梅花而欣喜,而身处江南的自己却无人可寄相思。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欢庆春天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城上高楼五凤凰,春云春日转年芳。
镂金作胜家家帖,剪彩为花树树妆。
太液池中波早绿,昭阳殿里柳先黄。
陇梅消息无人寄,断尽江南思妇肠。
作者介绍
王稚登是明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清新自然,富有情感色彩,被誉为“江南诗派”代表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文化人、教育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下是对王稚登的评价:
诗歌天才:王稚登的诗歌作品给人以自由、清新、自然的感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风格自由奔放,常常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和生命力。
教育家:王稚登也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主张崇尚天人合一的教育,认为不仅要注重智慧的培养,还要重视心灵的培养。他在教育理念方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王稚登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个人天赋的优异,也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王稚登是一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知名人物,他在承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解释

  • 昭阳

    读音:zhāo yáng

    繁体字:昭陽

    意思:(昭阳,昭阳)

     1.岁时名。十榦中癸的别称,用于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
      ▶《淮南子•天文训》:“亥在癸曰昭阳。”

  • 中波

    读音:zhōng bō

    繁体字:中波

    意思:
     1.水中。
      ▶晋·陆机《櫂歌行》:“乘风宣飞景,逍遥戏中波。”
      ▶唐·刘珣《渭水象天河赋》:“转曲江于前岸,俯冀阙于中波。”
     
     2.波

  • 太液

    读音:tài yè

    繁体字:太液

    意思:
     1.古池名。
      ▶汉·太液池,在陕西省·长安县西。
      ▶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渐台,高二十余丈;又起三山,以像瀛洲、蓬莱、方丈三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