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战城南》 破除玺绶因胡亥,始知祸起萧墙内。

破除玺绶因胡亥,始知祸起萧墙内。

意思:破除玺绶因为胡亥,才知道会祸起萧墙之内。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战城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边城为背景,通过对边城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统治者一味穷兵黩武的批评。 首联“边城草树春无花,秦骸汉骨埋黄沙”,直接描绘了边城的荒凉景象,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花团锦簇的季节,但在边城却无花可赏,只有荒芜的草木。而“秦骸汉骨埋黄沙”则进一步表达了边城的荒凉是由历史的战争和杀戮所致,尸骨遍地,黄沙覆盖。 颔联“阵云凝着不肯散,胡雏夜夜空吹笳”,进一步描绘了边城的紧张气氛,云层密布,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而“胡雏夜夜空吹笳”则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频繁,胡人儿童在夜晚也吹着笳,表达着对战争的无奈和悲伤。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对秦汉时期的战争进行了反思,批评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政策。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仁政的赞美。诗人认为,只有通过仁政才能真正解决边疆问题,一味地用兵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和痛苦。 最后,“塞垣自尔除妖氛。河湟父老何忻忻,受降城外重耕耘”表达了对边疆地区百姓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期待。诗人在这里呼吁统治者应该采取正确的政策,通过仁政来消除边疆地区的妖氛,让百姓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统治者一味穷兵黩武的批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忧虑,以及对和平和仁政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边城草树春无花,秦骸汉骨埋黄沙。
阵云凝着不肯散,胡雏夜夜空吹笳。
我闻秦筑万里城,叠尸垒土愁云平。
又闻汉发五道兵,祁连泽北夸横行。
破除玺绶因胡亥,始知祸起萧墙内。
耗蠹中原过太半,黄金买酎诸侯叛。
直饶侵到木叶山,争似垂衣施庙算。
大漠由来生丑虏,见日设拜尊中土。
自古控御全在仁,何必穷兵兼黩武。
战城南,年来春草何纤纤。
穷荒近日恩信沾,寒岩冻岫青如蓝。
方知中国有圣人,塞垣自尔除妖氛。
河湟父老何忻忻,受降城外重耕耘。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祸起萧墙

    解释

    祸起萧墙 huòqǐ-xiāoqiáng

    (1) [trouble breaks out at home] 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忧在腹内,山崩为疾,祸起萧墙,竟制其国。——汉·

  • 破除

    读音:pò chú

    繁体字:破除

    短语:脱 割除 散 祛 免去 祛除 驱除 辟 摒 破 革除 消 消弭 免 除掉 清除 排 去掉 败 免除 拔除 摈除 解 剪除

    英语:

  • 玺绶

    读音:xǐ shòu

    繁体字:璽綬

    英语:the imperial seal and the attached cordon

    意思:(玺绶,玺绶)
    古代印玺上所繫的彩色丝带。借指印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