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致仕余少卿》 人事当置之,自可乐胸臆。

人事当置之,自可乐胸臆。

意思:事人应当设置的,从可乐胸臆。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寄致仕余少卿》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仕苦恋朝廷,多为老所逼”,描绘了一个人因为年龄和健康的原因,不得不离开朝廷,回到家乡的生活。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认为即使离开了朝廷,也可以过上自己满意的生活。 首句“仕苦恋朝廷,多为老所逼”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仕途艰辛的感受和对老年的无奈。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作者离开朝廷后的生活状态:“朝廷虽爱贤,不欲竭其力。君归颇得宜,湖上遂偃息。”朝廷虽然重视贤能,但并不希望他们过度劳累,因此作者回到家乡,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男能智自谋,孙亦俛就职”这两句则表达了家庭生活的和谐和幸福。儿子能够用智慧谋生,孙子也能够谦逊地从事职业。这体现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和自豪。 最后两句“人事当置之,自可乐胸臆”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对于人生中的事情应该放下,不要过于纠结,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快乐。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认为即使离开了朝廷,也可以过上自己满意的生活。这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仕苦恋朝廷,多为老所逼。
朝廷虽爱贤,不欲竭其力。
君归颇得宜,湖上遂偃息。
男能智自谋,孙亦俛就职。
人事当置之,自可乐胸臆。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胸臆

    读音:xiōng yì

    繁体字:胸臆

    英语:what is deep in one\'s heart; thoughts or feelings deep in one\'s heart

    意思:

  • 可乐

    读音:kě lè

    繁体字:可樂

    短语:可口可乐

    英语:coke

    意思:(可乐,可乐)
    令人喜悦。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德行可象,声气可乐。”

  • 人事

    读音:rén shì

    繁体字:人事

    英语:personnel

    意思:
     1.人之所为;人力所能及的事。
      ▶《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