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樗高操》 呜呼木乎,其我於远者欤。

呜呼木乎,其我於远者欤。

意思:唉木吗,那我在遥远的吗。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樗高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樗的赞美诗,通过描绘樗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首句“崇崇北丘,其上有樗”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一座北丘,丘上有一棵樗的形象。这里,“崇崇”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丘陵的连绵起伏,“樗”则是诗人的主题对象,它被置于一个生动的环境之中,增加了其形象的真实感。 “原校:远者以为梁,或者争以柱”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樗的不同用途,它既可以作为桥梁,也有可能被人们视为支柱。这种描述既体现了樗的实用性,也揭示了它面临的生存挑战。 “就而睨之,曾无事於欂栌”两句,诗人走近樗,斜眼望去,它并没有在欂栌(一种斗拱)上发挥作用。这里,诗人通过视觉角度的变化,突出了樗的无用之用,同时也表达了对樗的独特魅力的欣赏。 最后,“呜呼木乎,其我於远者欤”两句,诗人对樗发出了感慨,表达了他对樗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樗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无用之用,才是最大的用。这种感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度思考,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樗的形象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歌,让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崇崇北丘,其上有樗。
原校:远者以为梁,或者争以柱。
就而睨之,曾无事於欂栌。
呜呼木乎,其我於远者欤。
作者介绍 王观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呜呼

    读音:wū hū

    繁体字:嗚呼

    短语:故去 身故 卒 殁 寿终正寝 咽气 死去 谢世 断气 溘然长逝 故 长眠 亡 完蛋 弃世 凋谢 逝世 永诀 粉身碎骨 去世 与世长辞 亡故 薨 死亡 逝 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