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壶中天/念奴娇》 半树篱边,一枝竹外,冷艳凌苍雪。

半树篱边,一枝竹外,冷艳凌苍雪。

意思:半树篱墙边,一枝竹外,冷艳凌苍雪。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壶中天/念奴娇》

全文赏析

这首诗《苔根抱古》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苔根挺立、冷艳凌霜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屈、高洁不俗的品格的赞美。而《赠行人应发》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的用词精炼,意象丰富,情感深沉。作者通过对苔根、笛声、篱边、竹外、寒灯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表达出作者对这种高洁不俗的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苔根抱古,透阳春、挺挺林间英物”一句,描绘了苔根独立于林间的坚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赞美。“冷艳凌苍雪”则进一步描绘了苔根在严寒中依然挺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敬仰之情。 “赠行人应发”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通过苔根与行人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坚定不移的品格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深夜寒灯明灭”等句,则描绘了寂静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郎吟湖上香月”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期待,以及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苔根挺立、冷艳凌霜的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屈、高洁不俗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用词精炼,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苔根抱古,透阳春、挺挺林间英物。
隔水笛声那得到,斜日空明绝壁。
半树篱边,一枝竹外,冷艳凌苍雪。
淡然相对,万花无此清杰。
还念庾岭幽情,江南聊折,赠行人应发。
寂寂西窗闲弄影,深夜寒灯明灭。
且浸芳壶,休簪短帽,照见萧萧发。
几时归去,郎吟湖上香月。
作者介绍 黄遵宪简介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关键词解释

  • 冷艳

    读音:lěng yàn

    繁体字:冷艷

    英语:quiet elegant and magnificent

    意思:(参见冷艷,冷艳)

    解释:1.见\"冷艳\"。

  • 一枝

    引用解释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