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杜陵秋思》 一杯渌酒他年忆,沥向清波寄五湖。

一杯渌酒他年忆,沥向清波寄五湖。

意思:一杯渌酒以后回忆,洒向清波寄五湖。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杜陵秋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南望商於北帝都,两堪栖托两无图。”诗人遥望故乡,既向往于商於古都的繁华,又感叹自己如今栖身之地无着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 颔联“只闻斥逐张公子,不觉悲同楚大夫。”诗人听到了张公子被驱逐的消息,不禁悲从中来,如同楚国的屈原大夫。这里诗人借张公子之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颈联“岩畔早凉生紫桂,井边疏影落高梧。”诗人眼中的山岩边升起阵阵清凉,紫桂的影子疏疏落落,井边的梧桐树影摇曳。这里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故乡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尾联“一杯渌酒他年忆,沥向清波寄五湖。”诗人想到将来有一天能回到故乡,痛饮家乡的美酒,把酒向清波里倾倒,寄托对五湖的思念之情。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望商於北帝都,两堪栖托两无图。
只闻斥逐张公子,不觉悲同楚大夫。
岩畔早凉生紫桂,井边疏影落高梧。
一杯渌酒他年忆,沥向清波寄五湖。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五湖

    读音:wǔ hú

    繁体字:五湖

    英语:five lakes

    意思:
     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
      (1)吴县南部的湖泽。
      ▶《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

  • 清波

    读音:qīng bō

    繁体字:清波

    意思:
     1.清澈的水流。
      ▶汉·严忌《哀时命》:“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宋·王安石《车螯》诗之二:“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
      ▶巴金《

  • 一杯

    读音:yī bēi

    繁体字:一杯

    意思:
     1.指一杯的容量。
      ▶《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 渌酒

    读音:lù jiǔ

    繁体字:淥酒

    意思:(渌酒,渌酒)
    美酒。渌,同“醁”。
      ▶清·龚自珍《哭洞庭叶青原》诗:“已看屋里黄金尽,尚恐人前渌酒空。”

    解释:1.美酒。渌,同\"醲

  • 他年

    引用解释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