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袭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

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

意思:霜是经常听到秋半夜,天台天竺掉进云雾岑。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和袭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夜霜实的美景,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 首句“霜实常闻秋半夜”描绘了霜实的美好景象,常常在秋夜的半夜时分,就能听到果实成熟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这句诗以听觉为切入点,通过描述声音来表现霜实的成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天台天竺堕云岑”则描绘了天台山和天竺山的美丽景色。云岑,即云雾缭绕的山峰,这里用来形容天台山和天竺山的神秘和美丽。这句诗通过视觉的角度,展现了山峰的壮丽和神秘,给人一种向往和敬畏的感觉。 “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这里诗人以湘漓代替桂林,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独特的赞美之情。他觉得两地都没有人种植果实,却只有桂林山水是如此美丽,这似乎有些矛盾,但却表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和无可比拟的美。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夜霜实的美景和天台山、天竺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自然景观和秋夜霜实的诗篇,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
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天竺

    读音:tiān zhú

    繁体字:天竺

    英语:India

    意思:
     1.印度的古称。古伊朗语hindukahindukh音译。
      ▶《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

  • 天台

    读音:tiān tāi

    繁体字:天檯

    英语:balcony

    意思:(参见天臺)
    山名。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杨珽《龙膏

  • 半夜

    读音:bàn yè

    繁体字:半夜

    英语:midnight

    意思:
     1.一夜的一半。
      ▶唐·皎然《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诗:“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
      ▶《儿女英雄传

  • 霜实

    读音:shuāng shí

    繁体字:霜實

    意思:(霜实,霜实)
    经霜的果实。亦指霜后才甘美的果实。
      ▶宋·范成大《两木》诗:“黄团挂霜实,大如崆峒瓜。”

    解释:1.经霜的果实。

  • 秋半

    读音:qiū bàn

    繁体字:秋半

    意思:秋季过半之时;中秋。
      ▶唐·韩愈《独钓》诗之四:“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
      ▶唐·元稹《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诗:“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

  • 夜天

    读音:yè tiān

    繁体字:夜天

    意思:
     1.黑夜,夜晚。
      ▶北魏《元朗墓志》:“寂寥泉户,如何夜天,霜悲墓道,风急松阡。”
     
     2.夜晚的天空。
      ▶应修人《殒星》:“这样清丽的夜

  • 云岑

    读音:yún cén

    繁体字:雲岑

    意思:(云岑,云岑)
    云雾缭绕的山峰。高山。
      ▶晋·陶潜《归鸟》诗:“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唐·杜甫《过津口》诗:“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