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何著作晋之》 三山依约诛茅日,头白归来笑李生。

三山依约诛茅日,头白归来笑李生。

意思:三山蒙胧铲除茅草天,头白回来笑着李先生。

出自作者[宋]林光朝的《上何著作晋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政治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首联“曾向东南识大名,几年怀想浙涛声”,诗人回忆自己在东南的大名之地,曾经聆听过那里的名声和浙江的涛声,表达了对那个地方的深深怀念。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众人欲杀定谁惜,与世不谐空自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悲凉。在众人想要杀他的时候,又有谁会真正地怜惜他呢?他与世事格格不入,只能独自保持清高。这一联通过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颈联“浩气养成天地小,宦情都付羽毛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的浩然之气在天地之间显得微不足道,而他的仕途之志也变得轻如鸿毛。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淡然处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和豁达。 尾联“三山依约诛茅日,头白归来笑李生”,诗人描绘了自己未来的归隐生活,表达了对归隐的向往和对李生的嘲笑。三山隐居之地在诛茅的日子里依稀可见,而自己白发归来,笑对人生。这一联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释然,也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嘲笑。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政治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己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一种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向东南识大名,几年怀想浙涛声。
众人欲杀定谁惜,与世不谐空自清。
浩气养成天地小,宦情都付羽毛轻。
三山依约诛茅日,头白归来笑李生。

关键词解释

  • 三山

    读音:sān shān

    繁体字:三山

    英语:Tam Son

    意思: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

  • 归来

    读音:guī lái

    繁体字:歸來

    英语:st 29

    意思:(归来,归来)

     1.回来。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唐·李白《长相思》诗:“不信妾肠断,归来看

  • 依约

    读音:yī yuē

    繁体字:依約

    英语:by agreement

    意思:(依约,依约)

     1.依据;沿袭。
      ▶《隋书•王劭传》:“採民间歌谣,引图书谶讳,依约符命,捃摭佛经,

  • 诛茅

    读音:zhū máo

    繁体字:誅茅

    意思:(诛茅,诛茅)
    亦作“诛茆”。
     
     1.芟除茅草。
      ▶南朝·梁·沈约《郊居赋》:“或诛茅而剪棘,或既西而复东。”
      ▶闽·徐夤《新葺茆堂》诗:“

  • 日头

    读音:rì tou

    繁体字:日頭

    英语:sun; day

    意思:(日头,日头)

     1.太阳。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日头赫赤赤,地上丝氲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