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 柴门尽掩身多病,听雨寒窗首屡搔。

柴门尽掩身多病,听雨寒窗首屡搔。

意思:柴门完全掩盖身体多病,听雨寒窗头多次搔。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

全文赏析

这首诗《门外葵花一丈高,讵期端午更绵袍》是一首描绘端午时节景象,表达诗人对时局和个人身体状况的感慨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首先,诗人在描述门外葵花高涨的景象,以生动的意象表达出初夏的生机和活力。葵花在端午时节正是一丈高,这是一个富有生机的象征,代表着大自然的繁荣和生命的旺盛。然而,诗人却以“讵期”一词,表达出出乎意料的转折,端午时节本应是炎热的夏季,但诗人却感到自己需要更厚的衣裳,这暗示着时局的动荡和个人的身体状况的变化。 接着,诗人提到了端午节的习俗,如佩戴玉刚卯、挑药等。然而,这些习俗对于诗人来说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这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然后,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时局的动荡和身体的病弱中,身心备受煎熬。他感到自己形骸瘦劣,心肺焦劳,这是对诗人身体和精神状况的真实写照。 最后,诗人描述自己身患疾病,柴门深掩,只能听雨声在寒窗中回荡。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情境,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苦闷和忧虑。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身体的病弱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读来令人深感同情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门外葵花一丈高,讵期端午更绵袍。
佩符岂有玉刚卯,挑药久无金错刀。
人老形骸宜瘦劣,时危心肺倍焦劳。
柴门尽掩身多病,听雨寒窗首屡搔。

关键词解释

  • 柴门

    读音:zhài mén

    繁体字:柴門

    英语:wooden door

    意思:(柴门,柴门)
    I

     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三国·魏·曹植《梁甫行》:“柴门何萧

  • 寒窗

    读音:hán chuāng

    繁体字:寒窗

    英语:cold window; the difficulties of a poor student

    意思:寒冷的窗口。常用以形容寂寞艰苦的读书生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