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陵三首》 一听高楼笛,依稀认落梅。

一听高楼笛,依稀认落梅。

意思:一听到高楼笛,依稀辨认落梅。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金陵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金陵逢晓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陵(南京)遇到早春小雪的景象,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卷。 首句“金陵逢晓雪,撩乱逗云来”,直接点明时间和地点,描绘出金陵城中飘然而至的小雪。雪在空中纷乱飘落,逗引着白云在天空中缭绕,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已失乌衣巷,还成白玉台”描绘了小雪后的金陵城。曾经繁华的乌衣巷在雪的覆盖下变得宁静,而白玉台则因为雪的点缀而显得更加洁白。这种对比表现出时间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山盘犹隐见,江转似昭回”进一步描绘了雪后金陵城的景色。山峦在雪的掩映下若隐若现,江水在雪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这种描绘表现出金陵城的壮丽和秀美。 最后一句“一听高楼笛,依稀认落梅”,笛声在空旷的金陵城中回荡,让人依稀想起梅花落地的声音,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感染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陵城中早春小雪的景象,情景交融,表现出时间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同时也展现了金陵城的壮丽和秀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金陵逢晓雪,撩乱逗云来。
已失乌衣巷,还成白玉台。
山盘犹隐见,江转似昭回。
一听高楼笛,依稀认落梅。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高楼

    读音:gāo lóu

    繁体字:高樓

    造句:

  • 依稀

    读音:yī xī

    繁体字:依稀

    短语:迷蒙 盲目 若明若暗 迷茫 隐约可见 模糊不清 糊涂 恍惚 飘渺 影影绰绰 黑糊糊 恍 模糊

    英语:dimly

    意思:

  • 一听

    读音:yī tīng

    繁体字:一聽

    英语:a can of ...

    意思:(一听,一听)

     1.一一倾听。
      ▶《韩非子•八经》:“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是

  • 落梅

    读音:luò méi

    繁体字:落梅

    意思:即《梅花落》。古笛曲名。
      ▶唐·李白《司马将军歌》:“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明·汤式《一枝花•赠张韶舞善吹箫》套曲:“顿挫非《落梅》之趣,悠扬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