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腊月十三日送邢婿还乡》 鄂渚分携惊昨梦,如今岂谓一尊同。

鄂渚分携惊昨梦,如今岂谓一尊同。

意思:鄂渚分带着惊讶昨天梦见,如今岂是一尊同。

出自作者[宋]郑刚中的《腊月十三日送邢婿还乡》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鄂渚分携惊昨梦,如今岂谓一尊同”,诗人用“鄂渚分携惊昨梦”来描述分别的情景,表达出一种突然从美好的回忆中醒来的失落感。而“如今岂谓一尊同”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仍然期待着再次相聚的场景。这两句诗将分别的痛苦和相聚的期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尘埃万里玉自润,风雨对眠床亦东”,诗人用“尘埃万里”来形容分别后的路途遥远,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无奈。而“玉自润”则表达了友人的美好品质,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韧。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颈联“问得平安归客子,留将思忆与衰翁”,诗人通过询问友人是否平安,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之情。而“留将思忆与衰翁”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即使远隔千里,也难以忘怀。这两句诗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使读者更加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尾联“征衫瘦着不须遽,渐向湖南春色中”,诗人用“征衫瘦着”来形容自己因思念友人而消瘦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而“渐向湖南春色中”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暗示着诗人即将回到友人的身边。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同时也为全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诗中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喜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鄂渚分携惊昨梦,如今岂谓一尊同。
尘埃万里玉自润,风雨对眠床亦东。
问得平安归客子,留将思忆与衰翁。
征衫瘦着不须遽,渐向湖南春色中。

关键词解释

  • 一尊

    引用解释

    1.犹独尊。《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 司马贞 索隐:“谓 始皇 并六国,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请氏 武 ,示一尊。” 李详 《论桐城派》:“若举天下统定一尊,犹之四瀆并而为一,云此为正派,餘则非是,固无此理。”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

  • 如今

    读音:rú jīn

    繁体字:如今

    短语:兹 今昔 现在时 今 本 现 今天

    英语:nowadays

    意思:现在。
      ▶《史记•项羽本纪》:“樊哙曰:‘大行不

  • 鄂渚

    读音:è zhǔ

    繁体字:鄂渚

    意思:相传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
      ▶隋置鄂州,即因渚得名。世称鄂州为鄂渚。
      ▶《楚辞•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款秋冬之绪风。”
      ▶王逸注:“

  • 分携

    读音:fēn xié

    繁体字:分攜

    意思:
     同“分携”。
    ▶元王恽《西江月·赠张子文》词:“濯锦江边相忆,鸣条山下分携。”
    ▶又《浣溪沙·送王子勉都运关中》词:“蓟北分携已六年,秋风淇上又离筵。”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