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答闲止翁见赠同痾韵》 醉魂并入凌云气,世患收为变征歌。

醉魂并入凌云气,世患收为变征歌。

意思:醉魂并入凌云之气,人们担心收为变征歌。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和答闲止翁见赠同痾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生动写照,体现了他的乐观、旷达与超然。 首联“作健居然谢卧痾,万金良药饮亡何”表达了他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不再被疾病困扰,就像找到了万金良药一样。 颔联“醉魂并入凌云气,世患收为变徵歌”描绘了他在醉酒后的精神状态,仿佛凌云之气萦绕,将世间烦恼转化为柔和的变徵之歌。 颈联“湿沫呴濡非不幸,素心赏析已无多”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湿漉漉的泡沫虽然短暂,却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他已不再苛求过多的欣赏和品味。 尾联“月宵霜径呼乘兴,山鬼从之薜荔阿”描绘了一个月夜霜径的场景,他与山鬼一起乘兴而行,表现出他的豪放不羁和自由自在。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些人生的无奈和遗憾,如友人的离去和年龄的增长,但整体来看,这首诗仍然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作健居然谢卧痾,万金良药饮亡何。
醉魂并入凌云气,世患收为变征歌。
湿沫呴濡非不幸,素心赏析已无多。
(向同邻巷游旧凡五人今吷庵去南孙死犹有翁与杜园及余三人耳)月宵霜径呼乘兴,山鬼从之薜荔阿。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凌云

    读音:líng yún

    繁体字:凌雲

    短语:最高 危 峨 参天 嵩

    英语:reach the clouds

    意思:(参见凌云,凌云)

    近义

  • 并入

    读音:bìng rù

    繁体字:並入

    造句:

  • 醉魂

    读音:zuì hún

    繁体字:醉魂

    意思:犹醉梦。
      ▶宋·张耒《观梅》诗:“不如痛饮卧其下,醉魂为蝶栖其房。”
      ▶宋·石孝友《蓦山溪》词:“醉魂初醒,强起寻芳径。”
      ▶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三:“盖

  • 征歌

    引用解释

    谓征招歌伎。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二:“选妓随雕輦,徵歌出洞房。”《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徵歌调《玉树》,閲舞按《梁州》。”《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当 元宗 天宝 改元以后……除了选色徵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读音:zhēng g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