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淀江道中口占》 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意思:我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淀江道中口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和人们勤劳的生活状态。 首句“孤村隐隐起微烟”,用微烟来描绘孤村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村民们正在烹饪做饭,生活气息浓厚。 第二句“处处秧歌竞插田”,通过“秧歌”和“竞插田”两个元素,展现了村民们勤劳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乡村的活力与生机。 第三句“羸马未须愁远道”,用“羸马”来形容马匹虽然瘦弱,但并不需要担心远方的道路,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乐观态度。 最后一句“桃花红欲上吟鞭”,通过描绘桃花的颜色和状态,给整个诗歌增添了一些浪漫和诗意的元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表现,展现了乡村的美丽风光和人们的勤劳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乐观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秧歌

    读音:yāng gē

    繁体字:秧歌

    英语:popular rural folk dance

    意思:
     1.插秧时在田间唱的劳动歌曲。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月下秧歌四起,方

  • 隐隐

    读音:yǐn yǐn

    繁体字:隱隱

    英语:indistinct; faint

    意思:(隐隐,隐隐)

     1.隐约不分明貌。
      ▶南朝·宋·鲍照《还都道中》诗之二:“隐隐日没岫,瑟

  • 处处

    读音:chǔ chù

    繁体字:處處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无处 八方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everywhere

  • 孤村

    读音:gū cūn

    繁体字:孤村

    意思:孤零零的村庄。
      ▶唐·韦应物《自巩洛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寮友》诗:“孤村几处临伊岸,一鴈初晴下朔风。”
      ▶宋·晁沖之《夜行》诗:“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 插田

    读音:chā tián

    繁体字:插田

    意思:插秧。
      ▶宋·翁卷《乡村四月》诗:“乡村四月闲人少,纔了蚕桑又插田。”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三:“插田不唱歌,禾草稗子多。”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