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毒螫与恶噪,所生遂飞扬。

毒螫与恶噪,所生遂飞扬。

意思:毒害和厌恶呐喊,所生便飞扬。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生汝父母喜,死汝父母伤》是一首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的诗。它以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生与死,这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两个极端。诗人表达了对孩子出生的喜悦,同时也对他们的离去感到悲伤。这种生死交替的观念,是许多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主题,它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 其次,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的疑问,即为什么有些生命能够长久,而有些生命却如此短暂。诗人以鸦雏、蜂子为例,它们在春天和夏天繁衍生息,但随后却面临着种种恶报,如毒螫和恶噪。这些描述引发了对生命因果关系的思考,即生命的善恶报应是否真的存在。 最后,诗人在泣泪向苍苍的悲怆情境中,表达了对生命无法解释的哀怨和无奈。理固不可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之谜的困惑和无力。这种无奈和困惑,也是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思考。它提醒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同时也让我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深情,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生汝父母喜,死汝父母伤。
我行岂有亏,汝命何不长。
鸦雏春满窠,蜂子夏满房。
毒螫与恶噪,所生遂飞扬。
理固不可诘,泣泪向苍苍。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飞扬

    读音:fēi yáng

    繁体字:飛揚

    短语:招展 回荡 高扬 依依 飘 袅袅 飘荡 飘忽 飘动 飘摇 飘扬 飘洒 飞舞

    英语:fly upwards

    意思:

  • 毒螫

    读音:dú shì

    繁体字:毒螫

    意思:
     1.谓毒虫等刺人或动物。
      ▶《鬼谷子•权》:“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
      ▶《淮南子•说山训》:“贞虫之动以毒螫,熊罴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触,物莫措其所脩而

  • 生遂

    读音:shēng suì

    繁体字:生遂

    意思:生育;生长。
      ▶汉·贾谊《新书•辅佐》:“春三月,缓施生遂,动作百物。”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枕中》:“故天生万物之时,圣人命之曰春。春不生遂者,天不重为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