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刘评事》 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

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

意思:声音华满京洛,文笔发阳春。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送刘评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渴望施展才华、为国效力的壮志,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家乡、奔波在外的无奈和乐观心态。 首联“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作者以京城洛阳的声名显赫,比喻自己的才华横溢。他以笔墨生花、文采斐然自诩,表达了自己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和荣誉。然而,作者也意识到自己未能像鹓鸿一样高飞远举,仍然需要在外地为生活奔波。因此,他以“尚为江海宾”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自嘲。 颔联“吴中高宴罢,西上一游秦”,描述了作者在吴中(指江南)宴会结束后,前往西边游历秦地的情景。这一联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留恋和不舍,也体现了他的游历经历和开阔眼界。 颈联“已想函关道,游子冒风尘”,作者想象自己踏上函关道(通往关中的道路),开始了新的旅程。然而,他也意识到自己作为游子在外奔波的辛苦和风尘仆仆。这一联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丈夫岂恨别,一酌且欢忻”,作者以大丈夫不畏离别,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来回应前面的无奈和痛苦。他以一酌为欢的心态,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整首诗以作者的自我评价、游历经历和对生活的态度为主题,通过描绘自己的才华、游历经历和对生活的态度,表达了作者的自信和乐观精神。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使整首诗更加真实、感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
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
吴中高宴罢,西上一游秦。
已想函关道,游子冒风尘。
丈夫岂恨别,一酌且欢忻。
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关键词解释

  • 藻翰

    读音:zǎo hàn

    繁体字:藻翰

    意思:
     1.美丽的羽毛。
      ▶晋·潘岳《射雉赋》:“摛朱冠之赩赫,敷藻翰之陪鳃。”
     
     2.华丽的文辞;文章。
      ▶唐·韦应物《送刘评事》诗:“声华满

  • 声华

    读音:shēng huá

    繁体字:聲華

    意思:(声华,声华)
    犹言声誉荣耀。
      ▶《淮南子•俶真训》:“今夫积惠重厚,累爱袭恩,以声华呕符妪掩万民百姓,使知之訢訢然人乐其性者,仁也。”
      ▶唐·白居易《晏坐

  • 阳春

    读音:yáng chūn

    繁体字:陽春

    英语:spring

    意思:(阳春,阳春)

     1.春天;温暖的春天。
      ▶《管子•地数》:“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