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向浮生能见得,浮生只可比醯鸡。
意思:如果向浮生能理解,浮生只能比醋鸡。
出自作者[宋]张继先的《金丹诗四十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修行的,表达了诗人对气功、道家哲学的理解和体验。
首句“绛桥行气总为非”表明,诗人认为通过气功来修行并不是唯一或正确的道路,这可能意味着他更倾向于追求更深层次的、超越物质层面的修行。
“自是凡夫著相迷”揭示了人们常常在修行过程中陷入错误的观念和迷思,这可能是由于对修行方法的误解或执着于表面的现象。
“北海鼎炉分造化,南溟宫殿合天倪”这两句诗描绘了修行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即通过气功或修行,人们可以感受到造化的力量,也可以与天合一。这可能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修行达到一种与自然、宇宙和谐相处的状态。
“虚无只就还丹力”中的“虚无”指的是一种超越物质、超越自我、超越时空的状态,而“还丹”则是修行的另一种象征,即通过炼制还丹,人们可以获得这种虚无的状态。
“恍惚身身成妙道齐”中的“恍惚”和“妙道”都是修行的象征,表明通过修行,人们可以进入一种恍惚的状态,从而获得妙道。
最后,“若向浮生能见得,浮生只可比醯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如果能够从浮躁的生活中解脱出来,那么生活本身就如同醯鸡(一种小型的酒坛子),微不足道。这表明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更高层次、更真实存在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它提醒人们要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更深层次的真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