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渑池道中寄福昌令张景良通直》 十年一梦间湖湘,欲往从之道阻长。

十年一梦间湖湘,欲往从之道阻长。

意思:十年一梦之间湖湘,想去跟随的道路险阻漫长。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渑池道中寄福昌令张景良通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十年的时间内对湖湘的向往和无法到达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历史事件的怀念和悲思。 首联“十年一梦间湖湘,欲往从之道阻长。”表达了诗人对湖湘的向往和无法到达的遗憾。这个“十年一梦”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梦想的遥远,同时“道阻长”又表现了到达目的地的艰难。 颔联“可但知君爱彭泽,不应言我薄淮阳。”中,诗人通过“君爱彭泽”表达了对朋友或同志的理解和支持,而“不应言我薄淮阳”则表现了自己不被理解的苦闷。 颈联“马穿崤底流泉白,鸟下关头落照黄。”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历史事件的怀念和悲思。这一联的景色描绘也带有一种苍茫、悲壮的色彩。 尾联“愁作驿亭寒不寐,怀人思古九回肠。”在这里,诗人通过“愁作驿亭寒不寐”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苦闷,而“怀人思古九回肠”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思考和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一种悲壮、苍茫的美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年一梦间湖湘,欲往从之道阻长。
可但知君爱彭泽,不应言我薄淮阳。
马穿崤底流泉白,鸟下关头落照黄。
愁作驿亭寒不寐,怀人思古九回肠。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湖湘

    读音:hú xiāng

    繁体字:湖湘

    意思:湖南省·洞庭湖和湘江地带。常用来代指湖南。
      ▶宋·岳飞《奏乞除在外宫观第二札子》:“奉圣旨,岳飞已平湖·湘。”
      ▶清·钱谦益《金陵杂题绝句》之十二:“旧曲新诗压教坊,

  • 十年

    读音:shí nián

    繁体字:十年

    意思:形容时间长久。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阻长

    读音:zǔ cháng

    繁体字:阻長

    意思:(阻长,阻长)
    《诗•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后因以“阻长”形容道路艰险而遥远。

    解释:1.《诗.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