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洞虚道院访鹤山道士》 洞虚清寒十二时,绛楼帘幕镇长垂。

洞虚清寒十二时,绛楼帘幕镇长垂。

意思:洞空清冷十二时,绛楼帘幕镇长垂。

出自作者[明]王问的《洞虚道院访鹤山道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洞虚清寒十二时,绛楼帘幕镇长垂》是一首描绘洞天福地清寒之景,以及修行者修行之境的诗。它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首先,诗中描述了洞天福地的清寒景象,如“洞虚清寒十二时,绛楼帘幕镇长垂”,这描绘了一个幽静而清寒的世界,绛楼的帘幕常年垂下,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接着,“庭中槭槭卷风叶,玉露雕落青梧枝”,进一步描绘了洞天福地中庭院的景象,风起叶落,露水凝结在青梧枝上,形象生动。 然后,“身骑飞龙逐流电,闻君受法通明殿”,这里描绘了修行者的形象,他们骑着飞龙追逐闪电,象征着他们追求真理、超越自我、不断进步的精神。同时,“闻君受法通明殿”也暗示了修行者已经接受了高深的修行法门,达到了通明之境。 最后,“万里云霄鹤一声,夜静归来月如练。”,这里用“万里云霄鹤一声”来形容修行者的追求和境界,他们如同高飞的鹤,追求着更高的境界;而“夜静归来月如练”则描绘了修行者静谧而优雅的归来之景,月光如练,宁静而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修行者追求真理、超越自我、不断进步的精神,以及他们静谧而优雅的生活状态。这不仅是对修行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洞虚清寒十二时,绛楼帘幕镇长垂。
庭中槭槭卷风叶,玉露雕落青梧枝。
身骑飞龙逐流电,闻君受法通明殿。
万里云霄鹤一声,夜静归来月如练。

关键词解释

  • 十二时

    引用解释

    1.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左传·昭公五年》 杜预 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十时”注。

    2.犹

  • 帘幕

    读音:lián mù

    繁体字:簾幕

    英语:heavy curtain

    意思:(帘幕,帘幕)
    亦作“帘幙”。
     用于门窗处的帘子与帷幕。
      ▶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诗:“深秋

  • 清寒

    读音:qīng hán

    繁体字:清寒

    英语:poor;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

    意思:
     1.清贫;贫寒。
      ▶《晋书•文苑传•王沈》:“僕少长于孔·颜之

  • 洞虚

    读音:dòng xū

    繁体字:洞虛

    意思:
     补证条目
    1.深幽。
    ▶《太平经·八卦还精念文》:“道以自然为洞虚,无一旦自来,其道仁良。”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淮南宴客记》:“阁中窗户尽除,悬水纹虾鬚

  • 十二

    读音:shí èr

    繁体字:十二

    意思:
     1.十分之二。
      ▶《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
      ▶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