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红梅》 直教腊雪无藏处,只恐朝云有散时。

直教腊雪无藏处,只恐朝云有散时。

意思:直教腊雪没有贮藏处,只恐怕朝云有散时。

出自作者[宋]方惟深的《红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清香皓质世称奇,谩作轻红也自宜。”描绘了清香皓质的梅花,用“世称奇”来形容梅花的品质,表达了人们对梅花的极高评价。而“轻红”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颜色,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形象,用“紫府与丹”来形容梅花的色泽,给人以高贵、神秘之感。“换骨”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品质,而“风吹酒上凝脂”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晶莹剔透。 “直教腊雪无藏处,只恐朝云有散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忧虑。一方面,诗人担心腊月的雪花无法长久地掩盖住梅花,另一方面,他也担心早晨的云雾会散去,让梅花失去神秘和美丽。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喜爱,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溪上野桃何足种,秦人应独未相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和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溪边的野桃花不值得种植,只有梅花才能真正理解秦人的内心世界。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传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香皓质世称奇,谩作轻红也自宜。
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
直教腊雪无藏处,只恐朝云有散时。
溪上野桃何足种,秦人应独未相知。
作者介绍
方惟深(1040—1122),字子通,莆田城厢后埭人,幼随父亲,居住长洲(今江苏苏州)。惟深早年便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与弟躬耕。方惟深于崇宁五年(1106)特奏名授兴化军助教。他卒于宣和四年,年八十三岁,无子,只有一女嫁与乐圃先生之子发。

关键词解释

  • 朝云

    读音:zhāo yún

    繁体字:朝雲

    意思:(朝云,朝云)

     1.巫山神女名。
      ▶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昼梦幸巫山之女。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
     
     2.人名。
      ▶北魏·

  • 腊雪

    读音:là xuě

    繁体字:臘雪

    意思:(腊雪,腊雪)
    冬至后立春前下的雪。
      ▶唐·刘禹锡《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诗:“泰山呈腊雪,隋柳布新年。”
      ▶宋·欧阳修《蝶恋花》词:“尝爱西湖春色早,腊雪方销,已

  • 无藏

    引用解释

    1.不收藏;不储积。《左传·襄公五年》:“﹝ 季文子 ﹞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2.不隐讳;不隐藏。《韩非子·亡徵》:“漏洩而无藏,不能周密而通羣臣之语者,可亡也。”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羽调曲》:“山无藏於紫玉,地不爱於黄银。”

    读音:wú cá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