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刘凝远丈二首》 清时二浙湖山主,合在公家不属人。

清时二浙湖山主,合在公家不属人。

意思:清时两浙湖山主,合在您家不属于人。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寄刘凝远丈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湖山主人的清廉、归隐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首联“清时二浙湖山主,合在公家不属人”,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出了湖山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这里的“清时”指的是政治清明之时,“二浙”是指湖州和杭州两个地方,湖山主是指在这两个地方拥有大片土地的主人。而“公家”则是指朝廷或国家,暗示湖山主人在政治上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然而,他并不属于个人所有,而是属于国家所有,这表明他是一个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人。 颔联“求去非贪镜湖赐,归来便作许由邻”,诗人通过描绘湖山主人辞官归隐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他的高尚品质。镜湖是浙江绍兴的一处名胜,许由是古代一位因厌恶世俗纷争而隐居的高人。这里暗示湖山主人并非贪恋权位之人,而是看淡名利,选择归隐山林。他辞官之后,便回归自然,成为许由那样的隐士。 颈联“喜闻吾党有高退,顿使幽居忘贱贫”,诗人用“喜闻”一词表达了对湖山主人的归隐的欣喜之情。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赞赏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同时,“忘贱贫”也表达了湖山主人淡泊名利、不慕权位的生活态度。 尾联“想见诗题硬黄纸,更无梦到软红尘”,诗人通过描绘湖山主人的生活环境——硬黄纸作为诗题,暗示了主人不追求华丽浮躁的生活方式,而更倾向于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整首诗通过对湖山主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湖山主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也传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时二浙湖山主,合在公家不属人。
求去非贪镜湖赐,归来便作许由邻。
喜闻吾党有高退,顿使幽居忘贱贫。
想见诗题硬黄纸,更无梦到软红尘。

关键词解释

  • 清时

    读音:qīng shí

    繁体字:清時

    意思:(清时,清时)
    清平之时;太平盛世。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勤宣令德,策名清时。”
      ▶张铣注:“清时,谓清平之时。”
      ▶三国·魏·曹操《

  • 湖山

    读音:hú shān

    繁体字:湖山

    意思:
     1.湖水与山峦。
      ▶唐·元稹《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杜牧《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 公家

    读音:gōng jiā

    繁体字:公家

    短语:官 公 公共 公物

    英语:the pubic

    意思:
     1.犹公室。指诸侯王国。
      ▶《左传•僖公九年》:“公

  • 二浙

    读音:èr zhè

    繁体字:二浙

    意思:宋代行政区划浙江东路与浙江西路的合称。辖地约当今浙江省全境及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
      ▶宋·陆佃《埤雅•释木》:“今江、湘、二浙,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础壁皆汗,蒸郁成雨。

  • 在公

    读音:zài gōng

    繁体字:在公

    意思:谓办理公事。
      ▶《诗•召南•小星》:“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
    在公
     补证条目
    谓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