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郑秀才》 齿清发绀心独老,秋崖直耸千年桧。

齿清发绀心独老,秋崖直耸千年桧。

意思:齿清发绀心独老,秋崖直耸千岁桧。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送郑秀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却行踪不定的文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个人的赞美、惋惜和祝福。 首句“郑生双瞳光欲溢,我意海月藏其中。”描绘了郑生的双眸光彩照人,仿佛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情感。诗人的意念如同海中的月亮,深藏在郑生的眼中。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郑生的聪明才智和诗人的内心感受。 “齿清发绀心独老,秋崖直耸千年桧。”这两句描绘了郑生的外貌和内心。他的牙齿清白,发色深青,但内心却独立而成熟。就像秋天陡峭的山崖上挺立的千年桧树,坚韧而高傲。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突出了郑生的个性和品格。 “来趋学宫叶文字,进退佩玉何玲珑。”这两句描写了郑生的学识和风度。他来到学宫学习文字,举止得体,佩戴的玉佩玲珑剔透。这里运用了具体的场景和物象,展现了郑生的文化素养和气质。 “一朝束书别我去,马蹄脱若风中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郑生离别的惋惜和祝福。一旦他整理好书籍离开,马蹄声如同风中的蓬草,飘忽不定。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郑生行踪不定的特点。 最后两句“当今文人密如栉,子勿浪漫西与东。处身不可不择处,一跳万里无不踪。”是诗人的忠告和祝福。当今文人众多,郑生不应该随意浪漫地四处漂泊。在选择安身立命的地方时,必须谨慎选择。一旦决定,就要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这里运用了直抒胸臆和排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切期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郑生的形象和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这个文人的赞美和祝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郑生双瞳光欲溢,我意海月藏其中。
齿清发绀心独老,秋崖直耸千年桧。
来趋学宫叶文字,进退佩玉何玲珑。
一朝束书别我去,马蹄脱若风中蓬。
当今文人密如栉,子勿浪漫西与东。
处身不可不择处,一跳万里无不踪。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发绀

    读音:fā gàn

    繁体字:發紺

    英语:cyanopathy

    意思:(发绀,发绀)
    皮肤或黏膜呈现青紫色。由唿吸或循环系统发生障碍,血液中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引起。心肺疾患、局部静脉被

  • 千年

    读音:qiān nián

    繁体字:千年

    英语:millenary

    意思:极言时间久远。
      ▶晋·陶渊明《輓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 老秋

    读音:lǎo qiū

    繁体字:老秋

    意思:晚秋。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到老秋,收五十多石苞米,两个苞米楼子盛不下。”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四:“到老秋,子粒实实在在,一颗顶一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