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暑夕三首》 更剪遮窗蕉叶去,放教山影入藤床。

更剪遮窗蕉叶去,放教山影入藤床。

意思:再剪遮窗芭蕉叶离开,开放教育山影进入藤床。

出自作者[宋]王镃的《暑夕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夜深月晒碧荷香,傍水亭台易得凉。更剪遮窗蕉叶去,放教山影入藤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宜人的夏日夜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生活的安逸感。 首句“夜深月晒碧荷香”,诗人以荷香入诗,营造出宁静、清新的氛围。夜深人静,皎洁的月光洒在碧绿的荷叶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种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荷塘边,感受着夜晚的宁静和荷香的宜人。 “傍水亭台易得凉”一句,诗人通过“傍水”和“凉”两个词,描绘出亭台水边的清凉环境。在夏日夜晚,亭台傍水而建,微风拂过,带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句诗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更剪遮窗蕉叶去”一句,诗人通过剪去遮窗的芭蕉叶,让窗外的山影进入藤床。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细节,即诗人为了更好地欣赏夜景,剪去了遮窗的芭蕉叶,让山影清晰地映入眼帘。这种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欣赏。 最后,“放教山影入藤床”一句,诗人以“放教”一词表达了让山影自由进入藤床的意愿,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满足感。山影映入藤床,与月光、荷叶、微风等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宜人的夏日夜景。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细节描写,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宜人的夏日夜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安逸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欣赏,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深月晒碧荷香,傍水亭台易得凉。
更剪遮窗蕉叶去,放教山影入藤床。

关键词解释

  • 山影

    读音:shān yǐng

    繁体字:山影

    意思:
     1.山的倒影。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泽兰山头有深潭,山影临水,水色青绿。”
      ▶唐·岑参《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诗:“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

  • 蕉叶

    读音:jiāo yè

    繁体字:蕉葉

    意思:(蕉叶,蕉叶)

     1.芭蕉叶。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
      ▶宋·杨万里《秋雨叹十解》诗之三:“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