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剪遮窗蕉叶去,放教山影入藤床。
意思:再剪遮窗芭蕉叶离开,开放教育山影进入藤床。
出自作者[宋]王镃的《暑夕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夜深月晒碧荷香,傍水亭台易得凉。更剪遮窗蕉叶去,放教山影入藤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宜人的夏日夜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生活的安逸感。
首句“夜深月晒碧荷香”,诗人以荷香入诗,营造出宁静、清新的氛围。夜深人静,皎洁的月光洒在碧绿的荷叶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种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荷塘边,感受着夜晚的宁静和荷香的宜人。
“傍水亭台易得凉”一句,诗人通过“傍水”和“凉”两个词,描绘出亭台水边的清凉环境。在夏日夜晚,亭台傍水而建,微风拂过,带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句诗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更剪遮窗蕉叶去”一句,诗人通过剪去遮窗的芭蕉叶,让窗外的山影进入藤床。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细节,即诗人为了更好地欣赏夜景,剪去了遮窗的芭蕉叶,让山影清晰地映入眼帘。这种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欣赏。
最后,“放教山影入藤床”一句,诗人以“放教”一词表达了让山影自由进入藤床的意愿,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满足感。山影映入藤床,与月光、荷叶、微风等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宜人的夏日夜景。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细节描写,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宜人的夏日夜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安逸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欣赏,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