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关中诗十六章》 旗盖相望,偏师作援。

旗盖相望,偏师作援。

意思:旗伞相望,一支军队作后援。

出自作者[魏晋]潘岳的《关中诗十六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战争的诗篇,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和描述对象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 首先,诗中描绘了晋朝的强大和稳固,三祖在天,圣皇绍祚,表达了对晋朝的敬仰和忠诚。接着,诗中提到了戎狄的蠢蠢欲动,狡猾地想要侵略我国,窥视我方的利器,表达了对敌人的警惕和防范。 然后,诗中描述了赵王和梁征的英勇表现,他们虎视眈眈,威慑好畤,展示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将无专策,兵不素肄,表达了对将领和士兵的训练和素质的重视。 最后,诗中通过系维之语,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情感的诗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于皇时晋,受命既固。
三祖在天,圣皇绍祚。
德博化光,刑简枉错。
微火不戒,延我宝库。
(一章)蠢尔戎狄,狡焉思肆。
虞我国眚,窥我利器。
狱牧虑殊,威怀理二。
将无专策,兵不素肄。
(二章)翘翘赵王,请徒三万。
朝议惟疑,未逞斯愿。
桓桓梁征,高牙乃建。
旗盖相望,偏师作援。
(三章)虎视眈眈,威彼好畤。
素甲日耀,玄幕云起。
谁其继之,夏侯卿士。
惟系惟
作者介绍 潘岳简介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他性轻躁,趋于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并为“贾谧二十四友”,潘安为首。孙秀当政,遂夷三族。

潘岳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钟嵘《诗品》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王勃《滕王阁序》“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关键词解释

  • 偏师

    读音:piān shī

    繁体字:偏師

    英语:auxiliary force

    意思:(偏师,偏师)

     1.指主力军以外的部分军队。
      ▶《左传•宣公十二年》:“韩献子谓桓子曰:‘

  • 相望

    读音:xiāng wàng

    繁体字:相望

    英语:face each other

    意思:I

     1.互相看见。形容接连不断。极言其多。
       ▶《左传•昭公三年》:“道殣相望,而女富

  • 旗盖

    读音:qí gài

    繁体字:旗蓋

    意思:(旗盖,旗盖)
    古代仪仗中的旗与伞。
      ▶晋·潘岳《关中》诗:“旗盖相望,偏师作援。”
      ▶唐·李商隐《漫成》诗之三:“生儿古有孙征虏,嫁女今无王右军。借问琴书终一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