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东瓯王友直尚友堂》 谁知伊傅至孔孟,亦学古道嗤时人。

谁知伊傅至孔孟,亦学古道嗤时人。

意思:谁知道伊傅到孔子、孟子,也学古道嘲笑当时的人。

出自作者[宋]魏了翁的《题东瓯王友直尚友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和对当今世风的批评。诗中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仰慕,对当今世风的不满,以及对那些追逐名利、随波逐流之人的批评。 首段“土恨生世晚,不为三代民”表达了作者对生不逢时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接着,“谁知伊傅至孔孟,亦学古道嗤时人”表达了作者对伊尹、傅说、孔子、孟子等古代圣贤的崇敬,同时也批评了那些嘲笑古道的人。 中段“岂惟三代时,尧舜万古师”表达了作者对尧舜等古代圣贤的敬仰,同时也批评了那些只追求眼前利益、不重视道德修养的人。接着,“气数有诎信,义理无终穷”表达了作者对天命和义理的看法,认为天命是有诎信的,而义理则是无终穷的。 后段“虽居尧舜地,常有一篑功”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世风的批评,认为虽然现在社会看似繁荣,但仍然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努力。接着,“嗟哉秦汉后,去圣益以久纵有间代英,仅为时儒首”表达了对秦汉以后世风的失望,认为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只是时代的楷模而已。 最后一段是对全诗的总结,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批评了那些追逐名利、随波逐流的人,认为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违背了圣人的教诲。同时,作者也提醒人们要明辨是非,不要被世俗的观念所迷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和对当今世风的批评,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呼吁人们要明辨是非,不要被世俗的观念所迷惑。这首诗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土恨生世晚,不为三代民。
谁知伊傅至孔孟,亦学古道嗤时人。
岂惟三代时,尧舜万古师。
犹云若稽古,不知古为谁。
气数有诎信,义理无终穷。
虽居尧舜地,常有一篑功。
嗟哉秦汉后,去圣益以久纵有间代英,仅为时儒首。
况於随世就功名,甚者谐俗攫宠荣。
此於圣门直蛙蠛,已谓斯世无与朋。
多知正多亦有趋异端。
若言气合即为善,是中更要分明看。

关键词解释

  • 孔孟

    读音:kǒng mèng

    繁体字:孔孟

    英语:Confucius and Mencius

    意思: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并称。
      ▶晋·张协《洛禊赋》:“于是搢绅先生,啸俦命友,携朋接党,冠童八

  • 时人

    引用解释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读音:shí rén

  • 古道

    读音:gǔ dào

    繁体字:古道

    英语:trackway

    意思:
     1.古代之道。泛指古代的制度、学术、思想、风尚等。
      ▶汉·桓宽《盐铁论•殊路》:“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

  • 伊傅

    读音:yī fù

    繁体字:伊傅

    意思:伊尹和傅说的合称。均为商代的贤相。相传傅说曾筑于傅巖之野,武丁访得,举之为相。
      ▶宋·朱熹《<中庸章句>序》:“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

  • 学古

    读音:xué gǔ

    繁体字:學古

    意思:(学古,学古)
    学习研究古代典籍。
      ▶《书•周官》:“学古入官。”
      ▶孔传:“言当先学古训,然后入官治政。”
      ▶唐·陈陶《续古》诗之二五:“学古三十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