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大善寺》 江村五月黄梅过,十里人烟渺莽间。

江村五月黄梅过,十里人烟渺莽间。

意思:江村五月黄梅过,十里人烟渺渺草丛里。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题大善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絮帽曳丝云带雨,琼梳环髻水围山。江村五月黄梅过,十里人烟渺莽间。》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五月景象的诗,通过对雨中江村和十里烟云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宁静和谐的意境。 首句“絮帽曳丝云带雨”,巧妙地以“絮帽”喻象江南水乡妇女头上特有的雨帽,形象生动。曳丝,即拖着丝带,这里指雨丝飘飞。这句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将雨中水乡妇女头戴雨帽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琼梳环髻水围山”,这句诗中的“琼梳”形象地描绘了雨滴落在发髻上的晶莹剔透之感,而“环髻水围山”则以山环绕着环髻的意象,表现出雨中环髻的美丽和周围环境的清新自然。 “江村五月黄梅过”,这句诗描绘了五月江南乡村梅子成熟的景象,与前两句诗的清新自然之感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和深度。 “十里人烟渺莽间”,这句诗描绘了江村的十里范围内,人烟稀少,一片荒芜的景象,与前两句诗所描绘的雨中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形成反差,进一步突出了诗的主题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中江村和十里烟云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宁静和谐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烟稀少、荒芜景象的感叹。同时,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深度,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絮帽曳丝云带雨,琼梳环髻水围山。
江村五月黄梅过,十里人烟渺莽间。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黄梅

    读音:huáng méi

    繁体字:黃梅

    英语:yellow plum

    意思:(黄梅,黄梅)

     1.指梅子成熟的季节。
      ▶隋·薛道衡《梅夏应教》诗:“长廊连紫殿,细雨应黄梅。”

  • 五月

    读音:拼音:wǔ yuè 五笔:ggee

    五月的解释

    词语分解

    • 五的解释 五 ǔ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
  • 里人

    读音:lǐ rén

    繁体字:裏人

    意思:
     1.同里的人,同乡。
      ▶《晏子春秋•问上九》:“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后五六岁,有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