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疏雨》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

意思:疏雨从东送迅雷,小庭院凉气净莓苔。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疏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雨后的庭院,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联“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描绘了雨后庭院的景象,疏雨从东方送来疾雷,小庭院的凉气洗净了莓苔。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将雨的疏落与疾雷的对比,以及雨后凉气的清新,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净莓苔”也暗示了环境的清洁和公正。 颔联“卷帘燕子穿人去,
洗砚鱼儿触手来。”进一步描绘了庭院中的生动景象。燕子在卷起的窗帘中穿行,鱼儿在砚池中触手可及。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燕子和鱼儿赋予了人的行为和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表达了诗人的价值观和抱负。诗人希望通过推荐贤能之人来获得更高的赏识和荣誉,同时也愿意为拯救陷入困境的人提供帮助。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关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尾联“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事的关注和期望。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天下变得清明,同时也坚信在田野中并非没有能够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的才俊。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信念和决心。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关注和期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价值观和抱负。诗人通过对雨后庭院的描绘,表达了对公正、清廉、救助他人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的理解和关注。整首诗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
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
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
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小庭

    读音:xiǎo tíng

    繁体字:小庭

    意思:小庭院。
      ▶南朝·梁·张缵《秋雨赋》:“周小庭而密下,泫高枝而疏落。”
      ▶南唐·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 凉气

    读音:liáng qì

    繁体字:涼氣

    英语:cold air

    意思:(凉气,凉气)
    寒气;清凉之气。
      ▶三国·魏·曹植《赠丁仪》诗:“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唐·孟浩

  • 莓苔

    读音:méi tái

    繁体字:莓苔

    意思:青苔。
      ▶晋·孙绰《游天臺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宋·苏舜钦《寄守坚觉初二僧》诗:“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寻。”
      ▶明·李瀚《光孝寺访唐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