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意思:夜色更长久,秋声又长。

出自作者[唐]刘昚虚的《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全文创作背景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是唐代诗人刘昚虚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刘昚虚本人在暮秋时节滞留在扬子江畔,孤独寂寞,思念故人;二是他与友人孟浩然的深厚友谊,使得他在这个特定的时节和地点,更加想念远方的朋友。 具体来说,刘昚虚在诗中通过对暮秋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滞留异乡的客愁。同时,他又通过回忆与孟浩然的交往,寄托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既包含了作者个人的感情经历,也涉及到了他与友人孟浩然之间的友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古诗集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关键词解释

  • 秋声

    读音:qiū shēng

    繁体字:秋聲

    英语:autumn sound

    意思:(秋声,秋声)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 暝色

    读音:míng sè

    繁体字:暝色

    意思:暮色;夜色。
      ▶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唐·杜甫《光禄坂行》:“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茅盾《

  • 况复

    读音:kuàng fù

    繁体字:況復

    意思:(况复,况复)

     1.更加;加上。
      ▶隋炀帝《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唐·杜甫《寄杜位》诗:“干戈况复尘随眼,鬓髮还应雪满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