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举族为人俱孝弟,深幽何草不兰荪。

举族为人俱孝弟,深幽何草不兰荪。

意思:全家人都为孝弟,深幽何草不兰荪。

出自作者[宋]梁周翰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知有英儒伯始孙,他们聚书讲学贲邱园,征搜贤才,旌表德门,全族孝悌,深幽之处兰花盛开,小冠子夏来相示诗版因凭寄竹轩。 首句“知有英儒伯始孙”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对伯始孙这一家族的英儒特质表示赞赏。 “聚书讲学贲邱园”描绘了他们聚书讲学的场景,表达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教育的重视。 “征搜合副来贤诏”一句,诗人赞扬他们遵循贤明的诏令,积极寻找和发掘人才,体现了他们积极向上、求贤若渴的精神风貌。 “旌表宜题遍德门”则是对他们品德的赞美,诗人认为应该将他们的美德广泛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优秀品质。 “举族为人俱孝弟”进一步强调了全族人的孝悌精神,诗人对此表示赞赏。 “深幽何草不兰荪”一句,描绘了深幽之处兰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家族的品德如同兰花一样高洁。 最后,“小冠子夏来相示,诗版因凭寄竹轩”表达了诗人对小冠子夏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传递他们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伯始孙家族的英儒特质、聚书讲学、求贤若渴、孝悌精神、深幽之处的兰花以及小冠子夏的诗歌才华,表达了对这一家族的高度赞赏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对教育的重视、对品德的赞美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知有英儒伯始孙,聚书讲学贲邱园。
征搜合副来贤诏,旌表宜题遍德门。
举族为人俱孝弟,深幽何草不兰荪。
小冠子夏来相示,诗版因凭寄竹轩。

关键词解释

  • 兰荪

    读音:lán sūn

    繁体字:蘭蓀

    意思:(兰荪,兰荪)

     1.即菖蒲。一种香草。
      ▶《文选•沈约<和谢宣城>》:“昔贤侔时雨,今守馥兰荪。”
      ▶刘良注:“兰荪,香草也。”
      ▶宋·

  • 孝弟

    读音:xiào dì

    繁体字:孝弟

    英语:filial piety and brotherly giving-in

    意思:I
    弟承兄位为帝者,享祀宗庙时称“孝弟”。
       ▶《续资治通鉴•

  • 为人

    读音:wéi rén

    繁体字:為人

    短语:人头 质地 格调 品质 人 灵魂 人格 人品

    英语:humanness

    意思:(为人,为人)

     1.做人

  • 举族

    读音:jǔ zú

    繁体字:舉族

    意思:(举族,举族)
    全族。
      ▶唐·元结《与瀼溪邻里》诗:“昔年苦逆乱,举族来南奔。”
      ▶明·刘基《郁离子•灵丘丈人》:“灵丘丈人善养蜂,岁收蜜数百斛……未期月,蜂有举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