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叶道卿学士见寄》 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

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

意思:朱楼逼清江,下斜视百丈鳞。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酬叶道卿学士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担任谏官期间,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激愤。诗中表达了他对谏官职责的深刻理解,对君主的忠诚,对尧舜之道的追求,以及对地方政务的关注和对百姓的关怀。 首联“世传学中禄,小子乃逢辰”,表达了作者对于谏官职责的传承和接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担任谏官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颔联“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表达了作者对于谏官职责的重视,认为谏官的责任重大,需要像鸿毛一样轻视个人得失,为国家和人民着想。 颈联“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表达了作者对于君主的责任和忠诚,愿意为君主承担一切责任,即使是被罢官也在所不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真理的追求,愿意为真理而放弃个人利益。 尾联“为郡良优优,乏才止循循”,表达了作者对于地方政务的关注和关怀,认为作为地方官应该尽职尽责,关注民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的渴求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作者对于谏官职责的深刻理解和对百姓的关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真理的追求和对君主的忠诚。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优秀的政治文献。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传学中禄,小子乃逢辰。
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
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
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
薄责落善地,雅尚过朝伦。
仅同龟在泥,敢冀蠖求伸。
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
羡此南鱼乐,不忍持钩轮。
为郡良优优,乏才止循循。
恬愉弗扰外,何以慰远民。
拙可存吾朴,静可逸吾神。
渐得疏懒味,下车将四旬。
嘉兴风雅来,观对如天宾。
感兹韶夏音,佐我台上春。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百丈

    读音:bǎi zhàng

    繁体字:百丈

    意思:
     1.极言高、深或远。
      ▶汉·枚乘《七发》:“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梁·沈约《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

  • 清江

    读音:qīng jiāng

    繁体字:清江

    意思:
     1.水色清澄的江。
      ▶南朝·梁·何逊《初发新林》诗:“铙吹响清江,悬旗出长屿。”
      ▶唐·王昌龄《送窦七》诗:“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 朱楼

    读音:zhū lóu

    繁体字:朱樓

    意思:(朱楼,朱楼)
    谓富丽华美的楼阁。
      ▶《后汉书•冯衍传下》:“伏朱楼而四望兮,採三秀之华英。”
      ▶唐·白居易《骊宫高》诗:“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

  • 逼清

    读音:bī qīng

    繁体字:逼清

    意思:很清楚。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这番话,姑娘在屋里听了个逼清。”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总论》:“欲除匿粮之弊,惟在推收之逼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