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雷洞坪》 闻有神龙依佛住,枨触须臾召雷雨。

闻有神龙依佛住,枨触须臾召雷雨。

意思:听说有神龙依照佛法住,枨撞一会儿召雷雨。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雷洞坪》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行人魄动风森森,两崖奔黑愁太阴。》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山川的壮丽和神秘。 首句“行人魄动风森森,两崖奔黑愁太阴。”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通过描述风声森然,两崖奔涌如墨,使人感受到山川的威严和神秘。这里的“魄动”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风声的强烈,使人感到害怕。“两崖奔黑”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崖的陡峭和险峻,使人感到深深的敬畏。 “不知七十二洞处,侧足下窥云海深。”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探索的情景。他不知道七十二洞的位置,只能侧着脚,向下窥视云海的深邃。这里既表现了诗人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闻有神龙依佛住,枨触须臾召雷雨。”这两句诗描绘了山中的神秘气氛。诗人听说山中住着神龙,而且一旦触动它就会召唤雷雨。这进一步增加了山中的神秘感和危险性,使读者更加感受到山川的壮丽和神秘。 最后,“两川稻熟须好晴,我亦闲游神勿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下百姓的关心和对自然的尊重。他希望山下的两川能够有好天气,以便稻谷能够顺利成熟。同时,他也提醒自己要尊重自然,不要惊扰山中神龙和雷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山川的壮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人魄动风森森,两崖奔黑愁太阴。
不知七十二洞处,侧足下窥云海深。
闻有神龙依佛住,枨触须臾召雷雨。
两川稻熟须好晴,我亦闲游神勿惊。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依佛

    读音:yī fó

    繁体字:依佛

    意思:皈依佛门。
      ▶唐·卢纶《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诗:“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
      ▶唐·姚合《送文着上人游越》诗:“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

  • 神龙

    读音:shén lóng

    繁体字:神龍

    意思:(神龙,神龙)

     1.谓龙。相传龙变化莫测,故有此称。
      ▶《韩诗外传》卷五:“如神龙变化,斐斐文章,大哉,《关雎》之道也!”
      ▶《文选•张衡<西京

  • 须臾

    读音:xū yú

    繁体字:須臾

    短语:俄顷 说话 顷刻 少顷 巡 一会儿 顷 少刻 片刻

    英语:a very short time

    意思:(须臾,须臾)

  • 触须

    读音:chù xū

    繁体字:觸須

    短语:卷须 须 触角 须子 触手

    英语:tentacles

    详细释义:昆虫、节足或软件动物的感觉器官。见『触角』条。<

  • 雷雨

    读音:léi yǔ

    繁体字:雷雨

    英语:thunderstorm

    意思:由积雨云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降水伴随着闪电和雷声,往往发生在夏天的下午。
      ▶《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