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四皓庙二首》 寂寂千古下,孰继采芝翁。

寂寂千古下,孰继采芝翁。

意思:寂静千古下,谁继续采芝翁。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四皓庙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小利,这在礼经中有所记载。诗中描绘了鹰犬之辈争斗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出类拔萃、高飞远走的理想,同时也流露出对千古之下寂静无人的感慨。 首联“小言望小利,载在礼经中。”描绘了诗人对小利的渴望,这在礼经中有明确的记载,表现出诗人对传统规范的尊重。然而,这里的“小利”并非仅仅指物质利益,也包含了个人成就、名誉等微小但重要的目标。 颔联“遂有鹰犬辈,拔剑各争功。”描绘了现实中的争斗场景,鹰犬之辈拔剑相争,表现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失望。这一联通过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颈联“一出定万乘,去若冥冥鸿。”描绘了诗人的理想形象,他像一只高飞远走的冥冥鸿,一飞冲天,决定万乘的命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出类拔萃、高飞远走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尾联“寂寂千古下,孰继采芝翁。”描绘了千古之下寂静无人的场景,诗人感叹没有谁能继承采芝翁那样的高风亮节,表现出诗人对无人能超越礼经规定的感慨。这一联也流露出诗人对传统规范的敬仰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对小利的渴望、现实世界的无奈、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无人能超越礼经规定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言望小利,载在礼经中。
遂有鹰犬辈,拔剑各争功。
一出定万乘,去若冥冥鸿。
寂寂千古下,孰继采芝翁。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采芝

    读音:cǎi zhī

    繁体字:埰芝

    意思:(参见採芝)
    谓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
      ▶汉·张衡《思玄赋》:“留瀛洲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长生。”
      ▶唐·陈子昂《感遇》

  • 寂寂

    读音:jì jì

    繁体字:寂寂

    英语:still

    意思:
     1.寂静无声貌。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

  • 千古

    读音:qiān gǔ

    繁体字:千古

    英语:eternal

    意思:
     1.久远的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李白

  • 下孰

    读音:xià shú

    繁体字:下孰

    意思:丰收的年成,按其情况分为上孰、中孰、下孰三等。孰,丰年。
      ▶《汉书•食货志下》:“是故善平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上孰其收自四,余四百石;中孰自三,余三百石;下孰自倍,余百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