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诗四首》 范蔡憎嫌人,卒自归鼎轴。

范蔡憎嫌人,卒自归鼎轴。

意思:范蔡国憎恨嫌弃人家,最后从归鼎轴。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杂诗四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慨人生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朋友间的离合悲欢,以及人生中的反覆无常,表达了对于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刻认识。 诗歌开篇“张陈贫时交,干戈忽相逐”,以张陈二人的交情为例,讲述了在贫困时期结下的深厚友谊,然而却因一场争斗而反目成仇。“干戈”二字形象地展现了争斗的激烈,同时也暗含了人世间友谊在利益冲突面前的脆弱。 接着,“范蔡憎嫌人,卒自归鼎轴”,诗人又以范蔡二人的故事为例,说明了即使是相互憎恶的人,最终也可能归于一处,共享权力。“鼎轴”在古代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这里诗人用“卒自归鼎轴”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害夺怨为欣,利驱爱成戮”,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在利益驱使下的变化无常。原本因怨恨而相互伤害的人,可能因为利益而变为欣喜;原本因爱而结合的人,也可能因为利益而反目成仇。 最后,“世间不可料,人事常反覆”,诗人对整首诗进行了总结,表达了对于世间万事难以预料,人情世故常常反覆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以生动的例子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张陈贫时交,干戈忽相逐。
范蔡憎嫌人,卒自归鼎轴。
害夺怨为欣,利驱爱成戮。
世间不可料,人事常反覆。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范蔡

    读音:fàn cài

    繁体字:範蔡

    意思:战国时代魏人范雎、燕人蔡泽的并称。两人相继入秦,位至卿相。
      ▶汉·扬雄《解嘲》:“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则乖矣。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之间,则狂矣。”
      ▶宋·

  • 憎嫌

    读音:zēng xián

    繁体字:憎嫌

    意思:厌恶;埋怨。
      ▶唐·韩愈《县斋有怀》诗:“夷言听未惯,越俗循犹乍。指摘两憎嫌,雎盱互猜讶。”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摺:“招了箇女婿……每日只是吃酒,我这女孩儿

  • 人卒

    读音:rén zú

    繁体字:人卒

    意思:民众。
      ▶《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

    解释:1.民众。

    <

  • 自归

    读音:zì guī

    繁体字:自歸

    意思:(自归,自归)
    自行投案;自行归顺。
      ▶《史记•游侠列传》:“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汉书•王莽传上》:“竦与崇族父刘嘉诣阙自归,莽赦弗罪。

  • 鼎轴

    读音:dǐng zhóu

    繁体字:鼎軸

    意思:(鼎轴,鼎轴)
    宰辅;宰相。
      ▶唐·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其末咸有见及语樊封以示愈依赋十四韵以献》:“荥公鼎轴老,烹斡力健倔。”
      ▶宋·司马光《寒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