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巫山高》 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

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

意思:云梯怎么进,百丈那能牵?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巫山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巫山和瞿塘峡的壮美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面对险峻自然环境的无奈和忧虑。 首句“巫山峨峨高插天”便直接描绘了巫山的巍峨高耸,仿佛可以触碰到天际。次句“危峰十二凌紫烟”则进一步描绘了巫山的高耸入云,十二峰在紫烟中显得更加险峻。这两句诗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巫山景色图。 “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势逆将覆船。”这两句诗描绘了瞿塘峡的险要环境。瞿塘峡水流湍急,如同琴弦般嘈嘈作响,洄流的强大水流似乎要将船只掀翻。这种描绘不仅增加了诗的生动性,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瞿塘峡的惊险。 “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陆行巉岩水不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险峻环境时的无奈和无助。即使有云梯,也无法前进,即使有百丈之高,也无法牵制水流。陆地上满是险峻的山岩,水路也无法前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困境。 “洒泪向流水,泪归东海边。含愁对明月,明月空自圆。”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愁苦。诗人对着流水流泪,泪水流向东海边,含着愁对明月,而明月却是空自圆缺。这里用月亮的圆缺来比喻自己的忧虑和无奈,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故乡回首思绵绵,侧身天地心茫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诗人身处天地之间,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巫山和瞿塘峡的壮美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和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很高,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
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势逆将覆船。
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
陆行巉岩水不前。
洒泪向流水,泪归东海边。
含愁对明月,明月空自圆。
故乡回首思绵绵,侧身天地心茫然。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百丈

    读音:bǎi zhàng

    繁体字:百丈

    意思:
     1.极言高、深或远。
      ▶汉·枚乘《七发》:“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梁·沈约《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

  • 那能

    读音:nà néng

    繁体字:那能

    意思:方言。怎么样。
      ▶章炳麟《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苏州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殷夫《监房的一夜》:“小

  • 云梯

    读音:yún tī

    繁体字:雲梯

    短语:舷梯 悬梯

    英语:scaling ladder

    意思:(云梯,云梯)

     1.古代攻城时攀登城墻的长梯。
      ▶

  • 岂可

    读音:qǐ kě

    繁体字:豈可

    英语:(used in a rhetorical question) on no account should.

    意思:(岂可,岂可)
    表示反诘。相当于怎么可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