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 惆怅湘江水,何人更渡杯。

惆怅湘江水,何人更渡杯。

意思:惆怅湘江水,什么人更过杯。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山间幽谷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首联“山僧候谷口,石路拂莓苔。深入泉源去,遥从树杪回。”描绘了山僧等候在谷口,石路上苔藓拂人,暗示着这是一条幽静而深邃的小路。诗人深入泉源,从树梢之间远远望去,仿佛在探寻未知的世界。 颔联“香随青霭散,钟过白云来。”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幽静和神秘。香气随着青色的雾气飘散,钟声穿过白云传来,更增添了山间的神秘和静谧。 颈联“野雪空斋掩,山风古殿开。”描绘了山间雪后,诗人独自在空寂的斋房中,被山风轻轻打开的古殿。这里用“野雪”和“山风”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尾联“惆怅湘江水,何人更渡杯。”诗人面对自然美景,不禁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湘江水无情地流淌着,而人生又有多少时光可以浪费呢?这里借用“湘江水”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以山间幽谷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如“香随青霭散”、“钟过白云来”、“野雪空斋掩”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的孤独和寂寥,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僧候谷口,石路拂莓苔。
深入泉源去,遥从树杪回。
香随青霭散,钟过白云来。
野雪空斋掩,山风古殿开。
桂寒知自发,松老问谁栽。
惆怅湘江水,何人更渡杯。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湘江

    读音:xiāng jiāng

    繁体字:湘江

    英语:Hsiang

    意思:水名。源出广西省,流入湖南省,为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九疑山隔湘江,跨苍梧野,连营道县界。”<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渡杯

    读音:dù bēi

    繁体字:渡杯

    意思:释杯渡(亦作杯度),晋·宋时僧人,不知姓名。相传其常乘一木杯渡河,因号曰杯渡。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杯渡》。后以“渡杯”泛指僧人云游所携之物。
      ▶唐·苏味道《和武三思于天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