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唐律十首》 经月魃为妖,连宵雨似潮。

经月魃为妖,连宵雨似潮。

意思:一个月为妖魅,连夜大雨似潮。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唐律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经月魃为妖,连宵雨似潮》是一首描绘自然灾害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联“经月魃为妖,连宵雨似潮”,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旱灾的严重性。这里的“魃为妖”指的是旱灾,而“连宵雨似潮”则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的连续不断,如同潮水一般。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灾害具体化,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颔联“山田禾侧耳,野涨树平腰”,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灾区景象。这里,“山田禾侧耳”形象地描绘了因干旱而禾苗干枯的情景,而“野涨树平腰”则描绘了雨水泛滥的场景,树木被水淹过腰际。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灾区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颈联“古语天难做,民生日不聊”,诗人表达了对天气的无奈和对人民生活的担忧。这里,“天难做”表达了天气变化的不可预测和难以控制,而“民生日不聊”则表达了人民生活困苦、无以为生的困境。这一联通过引用古语,增强了诗的历史厚重感,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深深关切。 尾联“忍饥吾亦惯,古色一箪瓢”,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这里,“忍饥吾亦惯”表达了诗人面对饥饿和困苦的坚强和淡定,而“古色一箪瓢”则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与前文的灾区景象形成对比,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乐观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自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乐观的态度。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经月魃为妖,连宵雨似潮。
山田禾侧耳,野涨树平腰。
古语天难做,民生日不聊。
忍饥吾亦惯,古色一箪瓢。

关键词解释

  • 经月

    读音:jīng yuè

    繁体字:經月

    意思:(经月,经月)
    指太阴历月亮经歷一次朔望的标准时间;整月。
      ▶《周髀算经》卷下:“术曰:置经月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
      ▶《后汉书•献帝纪》:“是

  • 宵雨

    读音:xiāo yǔ

    繁体字:宵雨

    意思:夜雨。
      ▶唐·张蠙《和友人许裳题宣平里古藤》:“昼风圆影乱,宵雨细声重。”
      ▶元·杨载《次韵韶卿壬寅元日又三日闻游人颇盛之作》:“堂堂宵雨过,栗栗晓寒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