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山早行》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意思: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全文创作背景

《商山早行》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温庭筠的生平经历有关。据记载,温庭筠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时,他被辟为巡官。这首诗是他在离开长安,前往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写的。温庭筠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之情在所不免,因此在他离开长安赴襄阳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的离别之情和旅途的艰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落山

    读音:luò shān

    繁体字:落山

    意思:指太阳下山。
      ▶瞿秋白《文艺杂着续辑•<子夜>和国货年》:“明明还只是子夜,而居然以为天已经大亮了,甚至于太阳又要落山了。”
      ▶赵树理《套不住的手》:“陈秉正老汉从吃

  • 驿墙

    引用解释

    驿舍的围墙。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驛墙。”

    读音:yì qiá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