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咏七言十首》 老去无端都塞了,不分鲍肆与兰房。

老去无端都塞了,不分鲍肆与兰房。

意思:老去没有端都塞住了,不分鲍肆和兰房。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杂咏七言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生智慧和人生体验的总结。 首句“聪明不及前时久”,是对聪明才智的短暂性的感慨。聪明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但这种品质不能持久,无法像前时那样长久地存在。这可能意味着聪明的人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保持其聪明才智。 “惟鼻犹能嗅臭香”,是对人生体验的描述,也隐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这里用鼻子嗅臭香的比喻,表达了人生中各种经历和体验的重要性,无论它们是美好的还是糟糕的。即使是最糟糕的经历,也能教会我们一些重要的东西。 “老去无端都塞了”,是对衰老的无奈和接受的表述。人总会老去,这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这里用“都塞了”来表达衰老带来的影响,意味着衰老使得许多事物都变得不再重要,只剩下一些基本的存在。 “不分鲍肆与兰房”,是对人性的复杂性和不公的揭示。这里用鲍肆和兰房来比喻人生的不同境遇,表达了不分好坏、一视同仁的人性。这也暗示了人生的不公,有些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待遇,而有些人则可能被忽视或歧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人生的智慧和体验、接受衰老、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不公等方面,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敬畏。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人生的每一个时刻,无论它们是好是坏,因为它们都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人生的所有经历,无论它们是鲍肆还是兰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聪明不及前时久,惟鼻犹能嗅臭香。
老去无端都塞了,不分鲍肆与兰房。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无端

    读音:wú duān

    繁体字:無端

    短语:无缘无故

    英语:for no reason

    意思:(无端,无端)

     1.没有起点;没有终点。
      ▶《管子•幼

  • 老去

    读音:lǎo qù

    繁体字:老去

    意思:
     1.谓人渐趋衰老。
      ▶唐·杜甫《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欧阳修《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汪

  • 了不

    读音:liǎo bù

    繁体字:了不

    意思:绝不;全不。
      ▶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宋·苏轼《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十年卧江海,了不

  • 兰房

    读音:lán fáng

    繁体字:蘭房

    意思:(兰房,兰房)

     1.高雅的居室。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二三:“仙者四五人,逍遥晏兰房。”
      ▶晋·傅咸《感凉赋》:“忽轻箑于坐隅兮,思暖服于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