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癸卯二月十一日官军发吴门》 去年移戍秋将半,今岁渡江春正分。

去年移戍秋将半,今岁渡江春正分。

意思:去年移戍秋季将一半,今年渡过长江春正分。

出自作者[元]陈基的《癸卯二月十一日官军发吴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争和政治。诗人通过描述过去和现在的军事行动,表达了对战争和政治的深刻理解。 首联“去年移戍秋将半,今岁渡江春正分”,诗人以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为背景,暗示了战争的频繁和无常。去年秋天,士兵们刚刚移戍,秋天还未过半;而今年春天,他们又渡过长江,来到了新的战场。这种无休止的战争状态,让人感到无奈和疲惫。 颔联“晋国偏裨归宿将,汉庭旗鼓属元勋”,诗人以历史为背景,表达了对忠诚和勇气的赞美。晋国的偏裨,指的是晋国的将领,他们回归祖国,成为了宿将,这是对忠诚和勇气的赞美。汉庭旗鼓属元勋,指的是汉庭的军队属于英勇的元勋,这是对勇气的肯定。 颈联“戈船十万尽犀弩,铁骑三千皆虎贲”,诗人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十万戈船满载着犀弩,三千铁骑都是虎贲,这是对军队力量的描绘。这些描绘让人感到战争的残酷和英勇。 尾联“却笑高阳老狂客,谩凭口舌下齐军”,诗人以高阳老狂客自嘲,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高阳老狂客是一个狂妄自大的狂客,他凭借口舌之能征服了齐军,但诗人却嘲笑他过于狂妄自大。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政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英勇,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自嘲,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年移戍秋将半,今岁渡江春正分。
晋国偏裨归宿将,汉庭旗鼓属元勋。
戈船十万尽犀弩,铁骑三千皆虎贲。
却笑高阳老狂客,谩凭口舌下齐军。

关键词解释

  • 渡江

    读音:拼音:dù jiāng 五笔:iyia

    渡江的解释

    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横穿江河。

    词语分解

    • 渡的解释 渡 ù 横过水面: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 由此到彼:渡过难关。 转手,移交:引渡。 过河的地方
  • 春正

    读音:chūn zhèng

    繁体字:春正

    意思:正月。语出《春秋•桓公三年》:“春正月。”
      ▶汉·李尤《平乐观赋》:“四表交会,抱珍远并,杂沓归谊,集于春正。”
      ▶晋·张骏《东门行》:“勾芒御春正,衡纪运玉琼。

  • 今岁

    读音:jīn suì

    繁体字:今歲

    意思:(今岁,今岁)
    今年。
      ▶唐·元稹《赋得数蓂》诗:“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岂去岁之人皆忠厚,而今岁之士皆虚浮?”清·吴骞《扶

  • 去年

    读音:qù nián

    繁体字:去年

    英语:last year

    意思:刚过去的一年。
      ▶唐·杜甫《前苦寒行》之二:“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
      ▶宋·苏轼《中秋月》诗之一:“

  • 正分

    读音:zhèng fēn

    繁体字:正分

    意思:I
    正半,恰好一半。
       ▶宋·林逋《鸣皋》诗:“皋禽名秖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
    II
    确定的标准。
       ▶北齐·刘昼《新论•殊好》:“执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