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渐老》 形质属天地,推迁从不住。

形质属天地,推迁从不住。

意思:形体属天地,迁移从不住。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渐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复明日、白发逐梳落、朱颜辞镜去等,表达了作者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无奈。 首联“今朝复明日,不觉年齿暮”,直接点明时间的流逝,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但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年齿暮的时刻。这种时间的重复和生命的流逝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无情这一事实的深深感叹。 颔联“白发逐梳落,朱颜辞镜去”进一步描绘了年华老去的形象。白头发在梳子下脱落,红颜在镜子里消失。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年华老去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青春不再的无奈和惋惜。 颈联“当春颇愁寂,对酒寡欢趣”,作者在春天这个本应充满生机的季节,却感到寂静愁闷,只能借酒消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时间无情的一种深刻感受。 尾联“遇境多怆辛,逢人益敦故”,作者在面对环境时感到悲伤和痛苦,与人交往时也更加怀念过去的时光,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感慨。 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无情这一事实的深深感叹。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生命短暂、人际关系变化等问题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朝复明日,不觉年齿暮。
白发逐梳落,朱颜辞镜去。
当春颇愁寂,对酒寡欢趣。
遇境多怆辛,逢人益敦故。
形质属天地,推迁从不住。
所怪少年心,销磨落何处?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从不

    读音:cóng bù

    繁体字:從不

    造句:

  • 天地

    读音:tiān dì

    繁体字:天地

    短语:世界 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园地

    英语:(n) heaven and earth; world

    意思:
     1.天和地。指自

  • 形质

    读音:xíng zhì

    繁体字:形質

    英语:form quality

    意思:(形质,形质)

     1.肉体,躯壳。
      ▶唐·刘禹锡《祭柳员外文》:“意君所死,乃形质尔。魂气何託,听

  • 不住

    读音:bú zhù

    繁体字:不住

    英语:repeatedly

    意思:
     1.不停;不断。
      ▶南朝·梁·沈约《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