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树》
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
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
意思:
松知道秦历短,柏汉的恩德很感动。
出自作者[清]杜濬的《古树》
全文创作背景
[清]杜濬的《古树》创作背景可能是:在清朝初期,许多明朝的遗民感到失落和无助,他们对新的政权感到不满和抵触。杜濬作为一位明朝的遗民,通过描写一棵古老的树,表达了对逝去时代的怀念和对清朝政权的不满。在诗中,古树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代表了那些坚守节操、不屈服于新政权的人们,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以上只是推测,如果需要更确切的创作背景,建议到古诗文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相关句子
少小蒙汉恩。
-- 出自《李陵咏》作者:[唐]王维
单于感汉恩,边境得安康。
-- 出自《昭君词》作者:[宋]赵文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 出自《李陵咏(时年十九)》作者:[唐]王维
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 出自《代东武吟》作者:[南北朝]鲍照
汉恩天外洽,周颂日边称。
-- 出自《送翰林张学士岭南勒圣碑》作者:[唐]司空曙
肉食开边釁,天骄负汉恩。
-- 出自《靖康改元四十韵》作者:[宋]刘子翚
为问登坛者,何年答汉恩。
-- 出自《乱后途中》作者:[唐]李山甫
匈奴负汉恩,男儿喜边檄。
-- 出自《汉将三首》作者:[宋]宋庠
乱松知野寺,馀雪记山田。
-- 出自《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作者:[唐]柳宗元
望松知窈窕,次背识崔嵬。
-- 出自《王岩》作者:[宋]赵蕃
虎见修行久,松知夏腊高。
-- 出自《赠空禅师》作者:[唐]喻凫
牢愁客星见,孤节涧松知。
-- 出自《桐庐官满先寄杭州资政侍郎》作者:[宋]张伯玉
桃源自昔无秦历,草木荣枯是瑞蓂。
-- 出自《再和前韵答达善季辩》作者:[宋]舒岳祥
翠竹与黄华,长松并短柏。
-- 出自《赞三十六祖颂》作者:[宋]释印肃
就烹感汉使,握节悲阳秋。
-- 出自《东郡怀古二首·阳给事》作者:[唐]李德裕
壮岁心情悲昨梦,异乡时序感汉年。
-- 出自《小寒食》作者:[宋]周文璞
义由恩深。
-- 出自《赠刘琨诗二十首 九》作者:[魏晋]卢谌
郎恩深。
-- 出自《长相思·郎恩深》作者:[宋]韩疁
空见奉恩深。
-- 出自《咏春近余雪应诏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祗为恩深便有今。
-- 出自《长相思·郎恩深》作者:[宋]韩疁
千里恩深云海浅。
-- 出自《离亭宴·捧黄封诏卷》作者:[宋]张先
恩深者亲,义重者君。
-- 出自《恩义吟》作者:[宋]邵雍
诗句原文
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
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
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
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阴。
作者介绍
杜濬(1611~1687)清初诗人。原名诏先,字于皇,号茶村,又号西止,晚号半翁。黄冈(今属湖北)人。明崇祯时太学生。明亡后,不出仕,避乱流转于南京、扬州,居南京达四十年,刻意为诗,诗多寓兴亡之感。著有《变雅堂集》。
关键词解释
汉恩
读音:
hàn ēn
繁体字:
漢恩
意思:
(汉恩,汉恩)
汉室的恩典。亦借指朝廷恩典。
▶南朝·宋·鲍照《东武吟》:“僕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南朝·梁·江淹《恨赋》:“裂帛繫书,誓还汉恩。”
汉恩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