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说与苏明允,画像无烦记姓名。
意思:还有谁会说与苏明允,画像不必记姓名。
出自作者[明]王鏊的《赠梁都宪巡抚四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气势的诗,通过对赤甲山、白盐山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氛围。
首联“赤甲白盐雄作镇,铁冠绣斧凛先声”直接点明了两座山的雄伟气势,以及朝廷的威严和声势。赤甲山和白盐山在诗中象征着强大的力量,而“铁冠绣斧”则暗示了朝廷的权威和严肃。“凛先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威严和声势,使读者对诗中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颔联“雪山已为来时重,黑水应闻去后清”描绘了诗人在边疆看到的景象,以及他对未来的期待。雪山象征着艰难险阻,而黑水则象征着未知的危险。然而,“来时重”和“去后清”则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他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颈联“殿上位虚中执法,边头人散小团营”描绘了朝廷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边疆的关心。尽管朝廷内部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诗人仍然坚信朝廷的公正和正义,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同时,他也关心边疆的情况,希望边疆的人民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
尾联“凭谁说与苏明允,画像无烦记姓名”表达了诗人对苏明允的信任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画像的无谓想法。这里运用了典故,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对朝廷的忠诚。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乐观精神,展现了诗人的勇气和决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边疆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未来的信心。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苏明允的信任和期待,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
相关句子
- (蜀中太守无不画像者。-- 出自《送周正孺知东川》作者:[宋]苏轼
- 麒麟新画像,从渠有。-- 出自《感皇恩 次商参政韵》作者:[元]魏初
-
画像临仙阁,藏书入帝台。-- 出自《麟》作者:[唐]李峤
- 空余行乐处,画像俨如生。-- 出自《挽学士张公》作者:[宋]汪应辰
- 再拜式画像,物来见真意。-- 出自《和资道读贺知章传》作者:[宋]晁说之
- 麒麟守高阡,貂蝉入画像。-- 出自《杜甫祠》作者:[宋]戴复古
- 藏书留姓名。-- 出自《首春贻京邑文士》作者:[唐]卢照邻
- 姓名新。-- 出自《江城子 赋牡丹(原无题,据凌张诸本补)》作者:[元]元好问
- 也管录、姓名-- 出自《茶瓶儿·孝顺先知金母》作者:[元]王哲
- 无人知姓名。-- 出自《菩萨蛮 偃师道中》作者:[元]宋*
- 无人知姓名。-- 出自《菩萨蛮 偃师道中》作者:[元]宋*
- 赢得姓名香。-- 出自《木兰花慢 再和何侍御前府韵,前章所谓变风》作者:[元]王恽
- 难得姓名香。-- 出自《木兰花慢·记薰风殿上》作者:[宋]魏了翁
- 凭谁说与?-- 出自《迈陂塘·雁双双》作者:[元]李治
- 凭谁寄语。-- 出自《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作者:[元]许有孚
- 待凭谁寄。-- 出自《蜡梅香》作者:[宋]喻陟
- 凭谁诉。-- 出自《点绛唇·秋满孤篷》作者:[宋]冯去非
- 凭谁信。-- 出自《点绛唇·纤手工夫》作者:[宋]蔡戡
- 凭谁向说。-- 出自《折红梅·喜冰澌初泮》作者:[宋]吴感
- 凭谁妙笔。-- 出自《减字木兰花·凭谁妙笔》作者:[宋]苏轼
- 凭谁折取。-- 出自《减字木兰花·鹅黄初吐》作者:[宋]无名氏
- 凭谁诉。-- 出自《点绛唇·隐隐轻雷》作者:[宋]辛弃疾
- 凭谁问。-- 出自《六州歌头·东风著意》作者:[宋]韩元吉
- 休说与。-- 出自《摸鱼儿 同遗山赋雁丘 花草粹编卷十二》作者:[元]杨果
- 教说与。-- 出自《玲珑四犯·叠鼓夜寒》作者:[宋]姜夔
- 说与贤知。-- 出自《减字木兰花·天然宅院》作者:[宋]苏轼
- 说与刘伶。-- 出自《行香子·浙右华亭》作者:[宋]无名氏
- 说与。-- 出自《定风波·一树寒梅傍小溪》作者:[宋]无名氏
- 说与。-- 出自《定风波·又是春归烟雨村》作者:[宋]无名氏
- 说与樵青。-- 出自《行香子·说与樵青》作者:[宋]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