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荆州城楼》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意思:
北部边疆虽然进入郑国,东距难道防备吴国。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登荆州城楼》
全文创作背景
唐朝诗人张九龄的《登荆州城楼》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他被贬荆州的经历有关。张九龄是南方人,他曾被奸相李林甫排挤,贬为荆州长史。荆州是楚国的郢都,恰好是屈原的故国。因此,张九龄在登上荆州城楼时,想到了屈原和他的《橘颂》,借橘树喻己,表达了自己坚贞不移的品格和对故国的思念。这首诗通过描绘橘树傲立严冬、岁寒不凋的景象,与桃李对比,寓意深刻,表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坚韧精神。
相关句子
斧钺安南服,威棱振北疆。
-- 出自《寿辛太尉》作者:[宋]李商叟
西北疆途蹙,东南信未通。
-- 出自《次韵周子直四首》作者:[宋]张嵲
趋跄虽入笑,风味极可人。
-- 出自《次韵师厚食蟹》作者:[宋]黄庭坚
鲁酒虽入唇,胡笳易回肠。
-- 出自《依韵和李君锡学士北使见寄》作者:[宋]梅尧臣
虽入秦帝宫,不上秦帝床。
-- 出自《妾薄命》作者:[唐]崔国辅
衔恩虽入国,辞命却归山。
-- 出自《谢武肃王》作者:[唐]无作
秋山虽入望,犹不似衡茅。
-- 出自《夜怀寄友生》作者:[宋]寇准
远村虽入望,危槛不堪凭。
-- 出自《冬日登江楼》作者:[宋]孟贯
远村虽入望,危槛不堪凭。
-- 出自《冬日登江楼》作者:[宋]孟贯
孰谓忽离居,优游郑东里。
-- 出自《秋庭贻马九》作者:[唐]储光羲
洛郑东西接,河山表里雄。
-- 出自《过行庆关》作者:[宋]宋庠
胡然子列子,越在郑东甫。
-- 出自《张冠卿以前诗怀哉各努力人物古来少句为十诗》作者:[宋]陈傅良
横前两锋踞草泥,恃勇宁复防吴儿。
-- 出自《次韵程安抚蟹二首》作者:[宋]陈造
诗句原文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憨,非如宁武愚。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关键词解释
北疆
读音:
běi jiāng
繁体字:
北疆
意思:
1.北方边疆。
▶《汉书•叙传下》:“绾(卢绾)自同闬,镇我北疆,德薄位尊,非胙惟殃。”
▶《新唐书•北狄传•契丹》:“光启时,方天下盗兴,北疆多故。”
北疆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